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58: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一、句子

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2.句子的分类

①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②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3.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中心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主干)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主 语

定义: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3)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谓 语

定义: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4)明天星期日。 (5)什么书他都看。 宾 语

定义: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如: (1)门口围着一群人。

(2)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定语

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状 语

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 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补 语

特别强调:文言文中不讲补语,没有补语的说法。 ................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说明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3、划分句子成分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昨天第一节课],(我们班)的杨亚║[在教室里]写〈好〉了(一篇)毛笔字。 ...... 小结:八字诀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补>(定)宾

二、课堂练习

用符号法划分句子成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4.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5.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6.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7.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8.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9.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10.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三、小结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宾语只受谓支配,“的”定“地”状“得”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