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20: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xiè) 业已(yè)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 ....ng) 督B.颁发(bān) 横渡(hé战(dū) 摧枯拉朽(xǐu) ....o) 悄ng) C.翘首(qiá然(qiǎo) 屏息(pǐng) 震耳欲聋(ló....i) 一丝不苟D.挪威(nu6) 巨额(é) 仲裁(cá(gǒu)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B.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在本届世乒赛上,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过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同学们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

B.这些年,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C.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平地楼台。 ....D.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4.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国民党反动派了__________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__________。

(2)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______________。 A.经管 撤退 赞叹 B.经营 溃退 赞赏 C.经营 撤退 赞美 D.经管 溃退 赞赏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部小说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

②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 ③小说还记录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启示。

④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

⑤《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A.⑤②①③④ B.②⑤①③④ C.⑤③④①② D.②⑤③①④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题大庾岭(1)北驿

宋之问

阳月(2)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3)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4)不开。明朝望乡处(5),应见陇头梅。

注释(1)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2)阳月:阴历十月。(3)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4)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5)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6.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写到 “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了。 B.颔联写到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

C.颈联虚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想象见到的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 D.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 7.下列关于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

B.后两联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

C.颈联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

D.尾联中写到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运用这一典故再次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

三、文言文阅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夏水襄陵(______) (2)虽乘奔御风(_____) (3)属引凄异(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C.文章用“寒”“肃”“凄”“哀”这些词,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D.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四、句子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6)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画面 刘墉

(1)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