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现状与展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41: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吉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现状与展望

内容摘要:“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交通人的努力,共完成投资1.5亿元左右,在提高政务办公效率、规范行业管理、强化安全监督与应急处置能力和提升公众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十二五”期间要对交通运输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使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关键词:信息化 现状 展望

一、交通信息化的现状 初步搭建行业通信信息网络

全省道路运输通信信息网络基本建成。与我省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基本实现了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讯及运营管理等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省海事通信信息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海事机构联网。行业基层管理单位网络应用环境逐步改善,实现了与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在地党委或政府的专网联接,实现了公文传递和信息上报等。

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取得重要进展

省厅与中国移动“12580”合作,利用门户网站等多种

服务方式,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类交通业务信息服务;开通了全省统一的高速公路救援报警电话“0431-12122”,为公众提供高速公路业务信息咨询和高速公路报警救援等;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已覆盖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同城、异地联网售票,站外售票点达到180个左右;建设了96698全省稽查投诉、维修救援语音服务系统,由相关值班人员向用户提供运输业举报投诉和汽车电话救援服务;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得到全面推广,有效缓解了收费站交通拥堵,减少了车辆在收费站的等候时间; 公路信息发布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可变情报板,为公众提供及时的路况、气象信息及警示信息服务。 交通应急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依托2007年开展的交通运输部信息化示范工程“吉林省省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和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提高了全省高速公路网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了省、市、县、企业四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监控平台,及时掌握车辆超员、超速、疲劳驾驶、客货混载、脱线行驶等违章情况,消除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分二期建设了“吉林省船舶动态监控信息系统”,改善了海事监控手段,提升了监控水平。 二、交通政务办公效率明显提升

省厅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两套视频

会议系统的节点用户,实现了省厅与交通运输部、省政府之间的语音、图像的传输。并依托省运管局现有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到各地市交通局。

省厅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众,实现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态势、业务办事指南、项目招投标信息和政策法规等信息,多年来在吉林省政府直属单位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政府网站。

省厅办公自动化OA系统经过升级改造后,进一步实现了对机关日常工作的辅助支持作用,缩短了公文传输周期,提高了文件传递可靠性。

三、业务系统开发利用逐步深入 (1)公路管理信息化

省公路局依托全省1:5万的电子地图,建设了吉林数字公路基础信息平台,全面完成了全省公路属性基础数据库、公路二维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基础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2)运输管理信息化

完成了运政管理、稽查管理、经营者经营行为计分考核和移动运政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数据联网。基本上满足了运政日常业务处理的需要,并与交通运输部实现了部省联网数据交换。 四、信息化发展环境有所改变

大多数厅直单位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