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3:15: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能借助工具书以及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心境,能将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欣赏、积累古诗名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难点:

领悟古诗的语言魅力,感悟诗中哲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当我们写了精美的文章,想跟人分享习作的愉悦时,我们会把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上。在古代,印刷条件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把诗题在墙壁上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这首诗吧!

[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二、资料简介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文、画等方面都很有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主要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

壁怀古》等。

2.背景简介。

这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古代由于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印刻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一些名胜故意留出一块墙壁涂白,专供诗人们题诗发表。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读诗句,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诗的节奏。 明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3.学生试说诗句的意思,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认知贯通,理解诗意

1.教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请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指导,明确:横着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站在侧面看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景象各不相同。

(2)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明确:“横”、“侧”、“远”、“近”、“高”、“低”。 (3)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景象?

明确:因为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所站的位置不同,所以所见庐山的景象不同。

教师总结:这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2.教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解词释义。①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识:认识,知道。 面目:面貌,相貌。 缘:因为。

②指名朗读此句,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明确:(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2)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谈谈你的感悟。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庐山的喜爱之情。感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请赏析这两句诗,并谈谈你的感悟。

明确:这两句诗以因果倒装句式,先写没有认清庐山真面目,接着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它启迪我们为人处世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4)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明确:当受到挫折遇到失败时,我们可以不唉声叹气,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我们苦苦思索,仍理不出头绪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换一种方法去做事。

整体通读,品悟诗集,背诵积累。 五、课堂小结

作者用睿智的目光观察庐山,用短短的28个字不仅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图画,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这一切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源于他对生活的透彻认识。通过学习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全面客观地去认识生活。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