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4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学习+K12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全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有9亿多选民将参加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采用的选举方式及其特点分别为( )

①等额选举,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 ③间接选举,适应了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 ④直接选举,选民能亲自选出心目中的代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的是差额选举的方式不是等额选举的方式,选②不选①;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的方式而不是间接选举的方式,选④不选③。

答案:D

考点二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2.多位高校教授、专家曾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专家联名向总理提建议是( )

A.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D.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解析:A错误,信访制度属于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材料体现的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C不符合题意。

答案:D

考点三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3.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根据相关规定,H市物价局于2017年9月中旬组织召开H市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改革听证会。H市物价局的这一做法( )

①有助于政府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②能够确保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能够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对决策机关和公民个人都有重要意义,①③当选。在我国,人民通过各级人大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题干材料是社会听证制度不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考点四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4.2017年4月28日,中组部、民政部、全国妇联在杭州召开部分省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要求扎实做好新一轮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委会换届选举( )

①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 ②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③使村民可以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 ④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村委会换届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故④选;村委会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故③选而②不选;村委会不属于我国基层政权,故①不选。

答案:B

5.“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村官虽处在治理的“神经末梢”,却管理着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拆迁、补偿工作等,村官可“插手”的机会不少,若对村官监管不到位,很容易产生“村官巨贪”。下列能有效遏制“村官巨贪”现象的措施是( )

①村长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经上级政府批准就职 ②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由村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 ③村党支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④保障村民选举村干部及罢免村干部的权利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村长不经上级政府批准就职,①说法错误;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②错误。

答案:B

考点五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6.2017年10月,张某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当地检察院反映本单位领导有受贿贪污行为,之后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最终牵出了一连串的行贿受贿案。这是张某通过________渠道,行使公民的________权。( )

A.舆论监督制度 言论自由 B.信访制度 监督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举报 D.行政裁决制度 投诉 解析:张某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当地检察院反映本单位领导有受贿行为是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B项正确。

答案:B

考点六 公民要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7.网络的发展使广大网民可以成为一些焦点案件审判的旁听者。但一些网民在案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就随意在网上进行“微博审判”“舆论审判”,这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这说明,公民要( )

A.理性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B.理性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评点法院审判工作 C.坚持司法程序正义,避免介入司法案件议论 D.增强民主法治理念,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

解析:本题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故选D。A与材料主旨不符,B、C的后半句错误。 答案:D

[B组 提能强化练]

8.对漫画反映的某地人大代表选举中出现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①干扰了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 ②是公民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③公民要在理性思考基础上审慎投票 ④应依法规范选举程序,严格选举纪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责任并不在选民,②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A

9.(2016·江苏卷,13)某市民政局统计显示,目前该市居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性工作占其总工作量的85%以上,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基层组织 B.政府主动简政放权值得肯定 C.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 D.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受到削弱

解析: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的基层组织,A不选;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行政性工作是政府的职责,“居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性工作占其总工作量的85%以上”,这不是简政放权,而且还会使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和服务功能受到削弱,故排除B,D是正确答案。

答案:D

10.某市市民小李在网上发微博实名举报本市主要领导,被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处以行政拘留10日。小李不服警方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上发微博是公民的言论自由,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干涉 ②实名举报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体现,公民应依法行使监督权 ③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李处以拘留,做到了公正司法 ④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小李在网上发微博实名举报本市主要领导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体现,公民应依法行使监督权,没有体现言论自由,①不适合题意,②是正确的;司法机关指的是法院和检察院,③是错误的;小李不服警方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说明公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④适合题意。

答案:C 11.某社区举行了居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乙找过人大代表反映居民缺少健身场地问题;丙对居委会停车管理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丁参加了市政府举行的阶梯电价听证会。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A.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 B.乙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C.丙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 D.丁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解析:甲选举的是县或乡一级的人大代表;乙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丁参与的是民主决策。 教育学习+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