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0:35: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子课题研究方案 子课题名称 子课题负责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学历 职称 任教年级及科目 三年级 品德与社会 1、子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但是必须是来自儿童实际生活的,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的部分主题活动,我校由于地域原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这时应如何将教材与儿童实际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它可以适用于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 2、子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建立以国家品德课程为基础的系统化、结构化、高效的创新型小学品德课程体系;建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符合儿童发展规律,体现主体活动化的小学品德教学方法体系;建立服务于新型品德课程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实施,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力求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的对于现实的真实感受,通过自我体验和感悟使道德内化,从而提高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子课题研究内容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小学品德课程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分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二、课前资料搜集的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五、课堂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4、子课题研究方法 在课题前期调研、论证、课题设计、立项阶段,主要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照本市主体活动化教学的调查研究和本课题的设计,分析研究,形成课题设计的基础调研和论证报告。 在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方案拟定、子课题单位评审、开题等工作中,主要采取讨论法和文献法。 5、子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拟用近三年时间完成(2013年9月—2016年9月),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学习关于申报《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实验单位子课题的通知,确立实验研究课题,调查实施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子课题研究、实验。根据实验方案分阶段组织实验,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的实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 第三阶段: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等。利用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品德与生活(社会)》成长档案袋等的资料积累工作,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课题总结完善和结题。将各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收集数据,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写出研究总结报告等。 6、课题研究预期要取得的成果 预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