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同步测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1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节 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类型单一 C.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D. 海洋性气候显著 2.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 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D. 除青藏高原等地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普遍高温 3.关于我国四大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热量资源和人口数量的配置状况错误的一组是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南方地区 D. 北方地区 4.我国动植物种类多样,主要是因为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雨热同期 D. 夏季普遍高温 5.“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 A. 冬季风 B. 东北风 C. 台风 D. 夏季风

6.下列地形区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且又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的是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青藏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7.读我国“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 B. C. D.

8.“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的哪一种气候特征

A. 南北温差大 B. 气候复杂多样 C.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季风气候显著 9.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 秦岭-淮河一线 10.我国同纬度东部沿海降水比西北内陆多,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台风

11.关于襄阳的地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中温带半湿润水稻 B. 暖热带湿润小麦 C. 亚热带湿润水稻 D. 亚热带半湿润水稻 12.读“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 沙漠 林地 草地 林地

B. 草地 林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 C. 草地 林地和草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 D. 沙漠 草地 林地和草地 林地

13.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说明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

A. 多样性特征 B. 大陆性特征 C. 海洋性特征 D. 垂直性特征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主要原因是 A. “春风”势力非常弱 B. 玉门关海拔太高

C. 玉门关纬度太高,气候寒冷 D. 玉门关离海太远且受山岭的阻挡 1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 C. 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为_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的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盆地。

(2)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根据右图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填序号) (4)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5)③气候类型分布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 (6)⑤气候类型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

17.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含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金砖五国分布于亚洲、 、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填字母)。 (2)金砖五国中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国家是 (填字母),该国分布着有“地球之肺”之称的_______________(植被)。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金砖五国均属于___________ 国家,他们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4)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举办时,D国的开普敦正处于________季,尝试描述开普敦的气候特征: ,该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 (5)在下面网格图中,将厦门市缺失的10—12月份的气候图补绘完整。 (6)北半球陆地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份,而厦门市一年中的最冷月却出现在 月份,原因是 。

(7)厦门市的气温年较差为 ,年降水量为 。该市是全国著名宜居城市,人口稠密,其形成原因有: 。(任答一点)

(8)厦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开普敦气候特征的最大区别是 ,这种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