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14: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华东交通大学 《交通工程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哪几个方面?

2、 我国目前的交通工程进展情况如何?从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

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

第二章 人、车的交通特性分析

1、 为什么要研究交通特性?一般包括哪些特性?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感觉和知觉的差异。

3、 驾驶员在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职责是什么?驾驶员的交通行为及心理特性如何? 4、 驾驶员的哪些个性特征可以影响到驾驶行为?其影响如何?

5、 交通设施(设计。。。)中哪些情况考虑了驾驶员(行人或者乘客。。。)的交通特性?举例

说明。

6、疲劳驾驶、饮酒与驾驶的危害。

第三章 交通量调查

1、 交通量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达?有何用途?

2、什么叫高峰小时系数?如何计算确定?有何用途?

3、 何谓车辆换算系数?路段和交叉口该系数是否相同?你认为应如何求算较合理? 4、 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 5、 何谓第三十位小时交通量?有什么意义及用途?

6、 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

匀系数Kd应为_______

a、40% b、60% c、50% d、66.7%

7、、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1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0.96,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0.97,第30位小时系数为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

a、不需扩建 b、至少修建4车道 c、至少修建3车道 d、至少修建5车道

8、表为城市观测站与研究周交通量变化系数和月变系数记录的交通量,试由这些数据计算周变系数、月变系数值

表4

月周日交通量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一月 四月 七月 十月

表5

2000 2200 2250 2000 1800 1500 1900 2080 2110 1890 1750 1400 1700 1850 1900 1710 1580 1150 950 890 800 2100 2270 2300 2050 1800 1550 1010 该月的第三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平均日交通量 2250 2200 200 2100 五月 1950 十一月 2150 六月 1850 十二月 2300 该月的第三周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平均日交通量 1800 1700 2000 2100

9、 试述流动车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测定方法

10、交通量调查有哪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1、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的类型如何选定?如何设置?

12、在编制《南昌某小区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时,对解放西路/上海南路交叉口进行了交通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据表完成该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图。

解放西路/上海南路交叉口交通调查统计表

进口道 上海南路北进口 解放西路东进口

方向 右转 直行 左转 右转 直行 左转 交通量(pcu/h) 144 156 132 348 1200 72 进口道 上海南路南进口 解放西路西进口 方向 右转 直行 左转 右转 直行 左转 交通量(pcu/h) 36 48 48 60 996 60

解放西路/上海南路交叉口流量流向图

13、下表为进行《2011南昌市公交专用道交通方案》设计时调查的洪都南大道/墅溪路北进口交通量,据表中数据,计算北进口的机动车当量交通量及北进口直行机动车流的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PHF15

洪都南大道/墅溪路北进口交通量汇总

北进口 左转 小时段 汽车 7:30-7:45 7:45-8:00 8:00-8:15 59 81 72 客车 动车 车 7 4 1 2 1 0 1 0 2 62 81 67 51 381 377 346 270 车 大货非机小汽直行 大货客车 车 9 22 1 5 448 492 275 306 动车 车 车 非机汽客小大右转 货车 非机动车 备注 T形路口/ 此方向无右转 14 14 9 10 8:15-8:30 104 合计 316 14 261 1374 54 30 1521 注:换算系数取小汽车1.0,货车2.0.,大客车2.0

14、下图为南昌市老城区的一个十字形信号控制交叉口,抚河中路及站前西路方向机动车流均较大,各方向均有直左右车流。现在拟采用人工计数法调查该交叉口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请为此拟定一个交通调查的方案,方案内容包括调查时间、调查表格设计、调查人员的具体安排、数据处理及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注意: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及调查费入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