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14: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8 报告编制依据

1、《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7) 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3、《泵站工程设计规范》(GB/T50265—2016); 4、《水工结构混凝土设计规范》(SL/T191—2008)。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意义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 经济社会条件

项目所在地杨寨村位于 ,北与 接壤,东与 村相邻,西与罗山村搭界,南与街道居委会相连,总人口1378人,总户数406户,耕地面积565亩,山林面积210亩,有村民组8个。该村主要产业为水稻种植、番茄种植、香葱种植等传统产业,生产品种单一、技术水平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长期低、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缺乏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截至目前,该村尚有38户在档贫困户没有脱贫。脱贫致富成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和头等大事。 2.1.2 资源禀赋背景

首先, 县水产资源丰富。目前光山鱼类品种共有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豫选黄河鲤鱼、鲢鱼、鳙鱼、豫选黄河鲤鱼、鳊鱼、鲫鱼、鳜鱼、鳝鱼、鳅鱼等29种。其中:鲢鱼、鳙鱼约占60%;青鱼、豫选黄河鲤鱼、豫选黄河鲤鱼、鲫鱼约占30%;其它鱼类约占10%。除鱼类资源外,主要经济水生动物有两栖类、爬行类、甲壳类、贝类,如龟、鳖、虾、蟹、螺、蚌等。目前,开展人工养殖的主要有鳖、龟、蟹、青虾。

其次,光山县水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莲藕、菱角、芦苇等,另外还有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水杂草等。这些水生植物给草食性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其中莲籽种植曾是我县优势产品,以

6

泼河莲籽而著名,最多时发展到2万亩,年产100万公斤;菱角种植面积也较大,主要分布在龙山水库,年产50万公斤以上。

再次,杨寨村具有发展生态水产养殖的天然水域和滩涂地资源。杨寨村北面环山,白露河水自东南方向绕村而过。现该村隶属于村民集体的土地仅剩余两部分:一是近百亩河滩地,二是杨大寨山中四百亩林地。滩地和林地于2006年承包给村民 栋经营,期限为30年。2016年以来,杨寨村两委和河滩地承包人为调整种养结构、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产出水平、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多地多次考察论证,最终确定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方案。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2.2.1 是发展特色产业、尽快完成全村脱贫任务的迫切需要

杨寨村目前尚有38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于没有适合的产业、缺乏实用技术等原因,一直没有实现脱贫。

通过发展生态水产养殖项目,合作社将与杨寨村贫困户签订《扶贫带贫协议书》,通过契约形式规范合作社与贫困农户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分别对贫困户采取雇佣劳动、社员分红、年节福利等多种灵活形式,增强帮扶贫困农户的针对性,以形成贫困农户和企业互利互惠、共兴共荣的稳定帮扶关系,实现了该村 38户贫困户年增收 4000 元的精准扶贫目标。

2.2.2 有利于地方支柱产业形成、实现可持续发展

杨寨村的水稻种植、番茄种植、香葱种植等传统产业,长期以来

7

生产品种单一、技术水平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长期低、资源利用率低,在牺牲了资源产出能力的同时却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发展的生态特种水产养殖,建立在维系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实现水产资源与水利资源的有机结合、还原区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效应、呈现良好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和谐的平衡状态。同时,通过引进和驯化多种附加值较高、市场价格好的经济鱼类,如翘嘴红

鲌、季郎鱼、江黄颡鱼、梭鲈、鲥鱼等,提高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形成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和产业发展动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