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柱梁板同时浇筑方案修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0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过大,易造成架体失稳 9 材料自身质量缺陷 材料选择、采购的质量关把控不严,使用不合格产品 侧向力 严控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才可使用 三、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设计及说明

1、支撑系统及采用材料 1.1材料选择

框架(支)梁模板、板模、柱模、墙模均采用18厚漆面九夹板,竖楞和底楞均采用50×100木枋;模板支撑体系均采用φ48.3×3.6mm钢管(计算时按48×3.0计算)。

1.2钢管、扣件要求进行抽样送检:

(1)材料进场后,第一时间按要求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取样送检测中心检测,其检测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钢管的壁厚应按实际检查结果计算。Φ48.3×3.6钢管外径允许偏差-0.50mm,壁厚允许偏差-0.50mm。外径偏差为-0.50mm时,则截面积为4.84cm,截面积减少 1%;壁厚偏差为-0.50mm时,则截面积为4.24cm2,截面积减少13.3%;同时存在负偏差时,则截面积为4.19cm2,截面积减少14.3%。由此可见钢管壁厚偏差对截面积减少起主要作用,对立杆受压承载力影响较大。因此,当钢管尺寸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负偏差时,在验算立杆稳定性时,应根据钢管实际壁厚进行立杆承载力计算和审查。

2、模板安装方法

本工程拟采用墙柱梁板混凝土同时浇筑的方法组织施工,先搭设梁板满堂架,待墙柱钢筋绑扎完验收合格后封闭加固墙柱模板,同时加固梁、板模板,验收模板支撑系统合格后梁板钢筋绑扎,梁板钢筋绑扎完待验收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3、支撑体系施工计算说明 3.1支撑搭设注意事项 (1)材料要求

钢管、扣件等均要求为合格产品,方可使用。

钢管采用48.3×3.6mm(计算时按48×3.0计算)规格,使用前必须进行挑选。凡有严重腐蚀、弯曲、压扁、钻孔或裂纹者,均不得使用。扣件在使用前,清洗打油,必须经过严格检查,钢管单支顶接头凡有脆裂或滑丝等现象者,严禁使用。

3

(2)钢管支撑搭设 A、立杆设置要求:

①、立杆必须支撑在混凝土楼面上; ②、楼面下不少于两层时至少支顶两层; ③、底座和顶托螺栓的伸出长度不大于200㎜; ④、立杆接长时必须采用对接,禁止搭接;

⑤、立杆底部设2000×200×50mm木垫板,立杆要垂直于楼面,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B、扫地杆、水平杆设置要求:

在立杆底距地面不大于20㎝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水平杆步距小于等于1.5米,同一步的水平杆要在一个水平面;

沿立杆每步设置纵横向水平杆且纵横两向均无缺杆;水平杆的接长:所有支架的封顶杆、以及在封顶杆往下h处的水平杆采用搭接接长,禁止对接;相邻两水平杆的接头不应在同一la或同一lb内。纵横两向所有水平杆(包括封顶杆、扫地杆)均应直接与立杆扣接,禁止用水平杆之间相互扣接的形式代替水平杆与立杆的扣接。

其它部位: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的,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同时要避免在立杆纵距的 1/3 中间跨处出现接头。

水平杆接长采用搭接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剪刀撑设置要求: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

①.垂直剪刀撑: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4.50m立杆设由底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用旋转扣与立杆连接,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或楼面夹角为60°。

②.水平剪刀撑:在封顶杆处沿全平面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用旋转扣与立杆连接。 D、抱柱设置要求:沿柱高每楼层设1道,在梁底下方设1道。

梁规格主要有200╳(400、500、600)等尺寸;楼板厚度有120、100㎜等;剪力墙厚为200、250等。

本方案论证选取以下最不利情况进行验算:250mm厚剪力墙;200╳600梁;120mm厚板。

四、模板设计及其支撑体系方案

经计算复核,梁、板、墙、柱(详见计算附图)方案如下:

4

1、梁板支模

①、材料选用: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8㎜胶合板拼装而成,梁底及侧木方选用50×100mm。 ②梁模搭设要求:

(a)梁截面面积在0.12㎡以下,按0.12㎡的梁200×600进行支模;

梁侧模外侧用60×80㎜木枋作压条,竖向间距300mm,梁底用40×40×2㎜方通作搁栅,梁底方通搁栅间距300mm;梁支撑立杆用钢管搭设双排钢管排架,排距1000㎜,梁立柱的纵向间距1100mm,双扣件连接。立杆支撑架架步高1.5m,梁排架与板排架连成满堂脚手架整体,纵横双向拉结,并设纵横双向垂直剪刀撑、水平扫地杆。

(b)120mm厚板:

①材料选用: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方通40×40×2㎜,钢管φ48.3×3.6mm(计算按φ48×3.0mm);

120厚楼板搭设要求:按支架搭设高度3.0米计算,立杆纵距1000㎜,横距1000㎜。立杆步距1500㎜,板底方通间距250mm,大横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梁、板钢管立柱置于2000×200×50mm硬杂木垫板上。木垫板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楼板上。板支撑架与梁支架连成满堂脚手架整体,纵横双向拉结。

2、剪力墙模板支模

①、材料选用: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方通40×40×2㎜,钢管φ48.3×3.6mm(计算按φ48×3.0mm);

②、本工程墙250mm厚墙按如下方案进行支模。

③、内龙骨间距250mm,内龙骨采用方通40×40×2㎜,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3mm×3.6mm。对拉螺栓布置6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600+600+600+600+4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500mm,直径14mm。

五、模板搭设的程序及要求

总施工程序:弹线?搭设模板的满堂脚手架?绑扎竖向结构钢筋?安装梁、板、墙、柱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捣墙、柱、梁、板砼?养护?拆模

5

1.模板搭设施工程序

测量定位?搭设模板的满堂支撑架?摆放Φ48.3*3.6厚钢管主楞?摆放方通40×40×2㎜?梁、柱头模板安装?梁、板模板安装?墙、柱模板安装?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2.模板安装的要求

⑴对模板施工队伍进行全面详细、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技术交底,并完善签字手续,落实到每个人。

⑵竖向模板支架支承应安装在楼面上,并在钢管底部加设垫板,垫板须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并中心承载。

⑶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必须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必须对准,并铺设垫板。

⑷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⑸当支撑呈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撑的表面倾斜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可靠的防滑移措施。

⑹满堂架必须沿纵、横向设水平拉杆,其间距按规范要求;在立杆下距离底端20c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立杆顶端20cm处设置纵、横向封顶杆。

⑺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必须符合计算书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必须设置底座或垫板。 ②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上横下。用直角扣件在离地200mm处与立杆扣牢。 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且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而隔一根立杆的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⑻支架下部楼板时,应注意支撑板的纵横向都要设置钢管水平杆,禁止单方向设置。并

6

且注意后浇带部位支撑杆施工时,要加强做好防滑措施增加双防滑扣。

六、混凝土浇筑的程序及要求

⑴总体按照沿短向一侧向另一侧浇筑,在此过程中,浇筑构件的顺序是柱-梁-板。 ⑵在浇筑砼之前准备工作:必须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立杆连接形式、立杆顶部构造、水平杆设置、剪刀撑设置情况进行检查,若按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施工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相反,责令整改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七、混凝土泵管、布料机安装要求

⑴泵管管路布置与各施工区域距离尽可能短、弯头尽可能少,管路连接要牢固、稳定,各管卡不得与楼面或支撑物接触,管卡在水平方向距离支撑物>100mm,竖直方向距离地面>100mm,接头密封严密(橡胶垫圈不能少);

⑵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泵机出口的水平管用钢管搭设支架支撑,运输到浇筑层的立管亦采用钢管搭设支架支撑。转向90度弯头曲率半径要大于1米,并在弯头处将泵管固定牢固。浇筑层的水平管采用铁马凳作水平支撑,每节泵管采用两个铁马凳支撑,支撑点设在泵管接头处的两侧,距离接头不大于500mm,如下图:

⑶放布料杆及其配重,要求布料杆中间必须架空200~300mm,支脚下面铺木垫块(见布料机楼面模板支承平面图),检查布料杆杆身是否垂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