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氨岗位工艺操作规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52: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吸氨岗位工艺操作规程

1 岗位任务

用稀氨水和母液吸收来自合成工段的气氨,制得合格的浓氨水,供碳化岗位使用。

2 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

NH3+ H2O == NH4OH + Q

NH4OH +NH4HCO3==(NH4)2CO3+ H2O + Q 3 工艺流程

来自碳化岗位的稀氨水和分离岗位的母液分别进入母液槽,再由吸氨泵打入高位吸氨器,吸收来自合成工段送来的气氨,再经吸氨冷排冷却后,进入循环槽循环合格后,进入浓氨水槽,然后经浓氨泵去碳化岗位,根据生产负荷大小和吸收效果等情况,浓氨水的制备可一次吸收或多次循环吸收完成。 4 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母液稀水槽 浓氨循环槽 皂化槽 计量槽 氨回收器 冷排 高位吸氨器 皂化泵 吸氨泵 浓氨泵 浓氨泵 循环泵 浓氨泵 皂 化 泵 规格 φ4200*10*1050 φ4200*10*1050 φ1600*8*6000 φ4100*10*6000 φ1000/1000*11500 89*7组 50FB-40A IH100-65-200 65FB-100 MCZ40-315 IH65-40-200 IH80-50-200 5 0 F B—2 5 数量 1 1 3 1 1 1 2 3 3 4 1 1 3 1

5 工艺指标

5.1一类指标

浓氨水210-215tt 浓氨水活化物0.3-0.4g/L 5.2三类指标 液位:浓氨水槽≥60m3

温度:冷排出口氨水温度≤45℃电机温度≤45℃

压力:气氨压力≤0.25MPa 冷却水压力≥0.2MPa 碳化泵出口压力≥0.9MPa 浓氨泵出口压力≥0.9MPa 6 正常生产操作要点 6.1 保证氨水质量

⑴经常与合成工段联系,要求送气氨量均匀,压力稳定,同时应根据系统负荷大小及气氨压力变化,及时调节吸收液流量,保证浓氨水浓度及供应量。

⑵控制好稀氨水和母液的配比,保证浓氨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符合工艺指标。

⑶浓氨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过高或污物太多时,应适量更换母液。 ⑷根据生产负荷变化,及时在吸氨泵进口处补加添加剂,保证浓氨水中的添加剂含量符合工艺指标。 6.2 提高氨利用率

⑴经常检查吸氨冷排管进出口浓氨水温度,控制好冷却水量,以保证吸氨效果。

⑵及时检查并消除系统设备管道的物料跑、冒、滴、漏,防止氨水和母液的损失。 6.3 防止倒液

1、正常生产严禁开错阀门,防止氨水倒入气氨管道,造成液态事故发生。 2、保证吸氨泵打液量,严禁送氨量大或吸氨泵打液量小,造成气氨倒入冷排中炸坏冷排。 6.4 巡回检查

⑴根据操作记录表,按时检查及记录。 ⑵每十五分钟检查一次系统各点压力和温度。 ⑶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各贮槽存液量。 ⑷每小时检查一次吸氨泵运转情况。 ⑸每班检查一次设备、管道等泄漏情况。 ⑹每班检查一次吸氨冷却排管冷却水淋洒情况。 ⑺每周(白班)对吸氨冷却排管清洗一次。 7 开停车安全操作 7.1 正常开车

A.开车前的准备

⑴检查各设备、管道、阀门、分析取样点及电器仪表等,必须正常完好。

⑵检查系统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应符合开车要求。 ⑶与供水、供电、供汽部门及合成工段联系,做好开车的准备。 B. 开车前的置换

⑴系统未经检修的开车不须置换。 ⑵系统检修后的开车

a. 气氨管线检修后的开车,须先吹净后,再气密试验和真空试验,其方法参照原始开车。

b. 氨水系统检修后的开车,须先清洗后,再试漏。其方法参照原始开车。 C.开车

⑴系统未经检修的开车

a.开启稀氨水或母液槽出口阀以及吸氨泵进口阀,启动吸氨泵然后开启吸氨冷排进出口阀、循环槽进口阀,使液体循环吸收。

b.与合成工段联系送气氨,逐渐开启高位吸氨器进口阀控制吸氨冷排出口氨水浓度不超过工艺指标。

c.开启吸氨冷排冷却水阀,并调节好冷却水量,控制吸氨冷却排管出口氨水浓度不超过工艺指标。

d.根据吸氨冷排出口浓氨水浓度和气氨压力,适当调节吸氨液体流量,待浓氨水浓度合格后送浓氨水槽,供碳化使用。

⑵系统检修后开车

气氨管线吹净,气密试验和真空试验合格后,氨水系统清洗试漏合格后,按原始开车的步骤进行。 7.2 停车 7.2.1 短期停车

⑴系统不需要检修的停车。

a. 与合成工段联系停止送气氨,关闭高位吸氨器气氨进口阀。 b. 关闭吸氨泵出口阀,停吸氨泵。

c. 停车时间较长时,则关闭母液槽出口阀及吸氨泵进口阀,将各槽液体出口阀至吸氨泵进口阀之间管道内的存液放净,并用蒸汽吹洗干净,以防止结晶堵塞管道,关闭吸氨冷排管冷却水阀(冬天注意防冻)。

⑵系统需要检修的停车,按长期停车步骤进行。 7.2.2 紧急停车

如遇全厂性停电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等紧急情况时,须紧急停车,步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