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名词解释大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35: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马林诺斯基:原籍波兰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创始人之一。早年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及心理学、哲学等,1908年获物理学、数学博士。后入德国莱比锡奥斯华理化实验室,从马特学习民族心理学,因病终止,在病中读了弗雷泽的《金枝》,遂对人类学发生兴趣,并于1910年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191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21年起开始在该校教书,历任社会学讲师、社会人类学讲师、人类学特别讲座高级讲师,1927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一位人类学教授,并兼任系主任直到逝世。他曾在日内瓦、维也纳、罗马、奥斯陆等地讲过学,并4次访美,在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讲过学。1938年访美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留下,1940年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1942年被聘为该校终身教授。他还是波兰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人口研究委员会通讯委员、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院士,并于1936年被哈佛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马林诺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调查,除1914年-1918年在大洋洲做长期调查外,还先后在美国、墨西哥、肯尼亚等地做过实地调查,创立了参与观察法。他认为文化是个整体,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应从整体上分析器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尤其要分析文化对个人生理及社会生活上的需要所起的功能,从而,他也十分强调人类学应该更多的为实际工作服务,甚至认为社会人类学即为一门应用的科学。他的学术思想和实地调查方法,对西方人类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去世后,美国应用人类学会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斯基”奖,他的主要著作有:《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1922)、《野蛮社会只犯罪与风俗、《野蛮社会的性别与抑制》、《珊瑚礁财院及其巫术》、《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等。

文化:在人类学中,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方式。它包括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内隐和外显的行为、行为方式、行为的产物及观念和态度。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适应环境,遵循客观规律改造环境的工具。人类通过劳动是自己的主体意识客观化为一些对象,也通过劳动使客观的物质符合自己的主观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仅创造了文化,而且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社会的文化都具有共同的特征:1,超自然性。文化是人创造的,它只与人以及人的活动有关,大自然中的自然物不属于文化范畴;2,超个性性。文化是由人类的群体活动体现的,并为人类各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3,传承性。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并可经由一个个体一代代传承下去;4,整合性。文化不是各种事物简单的租金额,而是由多元的文化元素互相关联而形成的文完整体系;5,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并以此作为一种标志桶动物区别开来‘6,民族性。文化游一个个民族享有,从而也是各民族借以区别的依据;7,可变性。由于内外部的动力,如发明与文化传播,文化会不时地发生量变与质变。

- 1 -

泰勒:(1832-1917)英国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早年就学于英国教友会的园林书院。1856年后,在克里斯蒂的领导下,转向人类学研究。1871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75年获牛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83年任牛津大学博物馆馆长,84年任人类学讲师,88年任阿伯丁大学吉福德讲座第一任讲师,教“自然宗教”,91年任英国人类学会长。泰勒积极探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思想,反对当时十分流行的认为落后民族是从上帝创造了人以后不断衰退的民族退化论。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即: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此定义在本世纪50年代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至今还盛传不衰。在方法论方面,他提出了遗俗的理论与方法,认为通过此人类可以逐步追溯并构拟出过去的文化。同时,他也是最早提倡把统计学应用到研究和处理社会文化现象的学者。他特别注重宗教研究,首先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对各名族宗教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该观点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发展和起源的理论基础,开了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先河。主要著作:《阿纳瓦克人,或古代与现代的墨西哥和墨西哥人》、《人类早期史研究》、《原始文化》、《人类学》等。

《古代社会》: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术著作,副标题为“人类从蒙昧时代经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之研究”。全书共分4篇26章。第一篇为“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根据生产资料及其生产的发明、发现,把原始时代分为蒙昧、野蛮时代,有个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由此阐述了人类循环大体一致的途径,从简单发展大复杂文明时代的过程,并提出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第二篇的题目为“政治观念的发展”。钙片讨论了以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及政治社会的建立等问题,提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即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原始时代的氏族制度和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文明时代的政治社会,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第三篇题为“家庭观念的发展”,讨论了血婚、伙婚、偶婚、父权制和专偶制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探讨了人类家庭、婚姻的历史、第四篇题为“财产观念的发展”,主要讨论了几种继承法,论证了财产制度是由公有财产制向私有财产制转变的进化过程。本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影响很大,是马克思摘录的四本人类学著作之一。

人种: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种又称种族,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人科:灵长目的一种。包括第四纪早期到现代的各阶段人类。最初的猿人骨骸曾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中国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和云南元谋、德国海德堡、坦桑尼亚及阿尔及利亚等地发现,经旧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现代的体质类型。从晚期智人出

- 2 -

现以后虽然经历了4万年,但人类体质类型无显著变化,并不形成新种,其原因为人类社会发展与动物进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近年来,由于发现南方古猿的一些进步类型已经能够制造工具,因此有人认为人科应该包括南方古猿亚科和人亚科,并主张将人的起源时间提前到第三纪。

涵化(acculturation):指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经过久长的时间,两者相互采借、适应,彼此都发生了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英国人喜欢把涵化称为“文化接触”(culture contact)。

涵化:即“文化涵化”。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通常在文化接触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使文化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其结果一般有:①接受,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及“对抗涵化”,也包括单方面与双方面的互动。②适应,包括单方适应(文化同化)和双方适应(文化融合)。③文化抗拒,包括单方面的文化抗拒和双方面的文化抗拒,这意味着文化涵化的失败。

濡化:亦称做“文化熏染”。指一个人一生获得的文化教养的过程。创造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他认为濡化贯穿一。个人的始终,是在一种特定文化所认可的限度内运作的复杂过程。它始于一个人的婴儿期,通过学习诸如吃饭、穿衣、睡觉、讲话、嬉戏等的习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并一直保持下去而在少年和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学习社会规范,人士所处的角色和社会地位,接受职业训练等,因为它包括了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在内。进入成年期以后,则表现为对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接受或抵制,同时也承担着教化下一代的任务,因为,孩提时代的濡化是一种有利于文化巩固的和稳定的机制,而成年人的濡化则对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或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巫术: 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对客体施加影响或控制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产生于原始社会。与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必设计神灵观念,且对超自然力量不加神话,而是力图进行驾驭。宗教产生以后,巫术在有些地区和民族中仍继续存在。巫术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国学者弗雷泽强调巫术的虚假性,视之为建立在错误因果联想之上的“伪科学”,功能论学者马林诺斯基则强调巫术的功能,认为无数据有心灵上的解释作用,是一种解除忧虑的方法,弗雷泽在研究中,还将巫术分作“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两类。巫术,指的是人们企图借助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通过一定的仪式对客体实施影响或作用的活动。

- 3 -

文明:1,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文明是深灰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过程的表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方面,但与文化有别,世界上有没产生文明的民族,但没有无文化的民族。文明主要表现在: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产生的国家、城市的兴起;金属工具的使用;社会分工进一步专门化;社会阶级化日益复杂等。2,专指精神文明,由指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3,文化的同义语。泰勒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或文明从广义的民族志含义上看,就是一个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一份子所习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的综合体。

文化模式:①指一个文化中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按一定内部关系构成的协调一致的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普遍接受,因而也是一种长期存在比较稳定的文化结构。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把文化模式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思想和行为的整体。她认为,这种模式是人类在可能的范围里,选择那些人们乐于接受的行为,而排斥与此相反行为的结果。克鲁伯曾把文化模式分成四种类型:1,普同模式,即所有的文化共同具有的特点;2,系统模式,即由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或复合体,因其效用已得到证明而趋于持久稳定;3,基本模式或全文化模式,这是一种文化的根本;4,风俗模式,即一种能使文化目标得以达成的方法或态度。②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学术论著之一。作者在书中运用比较方法描述了几个不同精神面貌的民族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生,死青春期,婚姻方式)。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各自的文化模式,很难以这一文化的价值观去评价另一种文化。因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而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在这无穷的可能性中,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这种选择出来的社会价值,行为目标,通过整合贯穿到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就构成了各异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各类文化的多样性。在该书中,作者还着重强调不论是人的本性还是群体行为都是由文化塑模成的观点。因而,该书成了“集体心理学”的开端,并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有着强烈的影响。尽管曾有许多人批评此书有过强的心理学倾向。认为书中概括的文化模式是理想模式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人类学“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开拓视野的入门书”。

文化模式:文化模式论认为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是一套理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这个价值母体能够选择、驯化和整合外来的文化特质,而整合的形式就是该文化的模式或形貌。把文化模式论用于解释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形成了文化与人格理论。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主要分析了三种文化模式:酒神型、日神型及妄想狂型。酒神型是指狄奥尼斯的性格特征:充满激情、爱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日神型是指阿波罗的性格特征:安稳、遵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妄想狂型特征:嫉妒心强、彼此猜

- 4 -

疑、不信任、干事无法无天、背信弃义,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为敌,经常互相偷盗、欺骗甚至杀人。她还强调世界各种文化存在着极其多样的模式,

文化丧失:因接受新事物而导致旧事物的丧失,但这种取代并不定是文明的特征。某些文化虽然丧失,但并没有被取代,这也与接受一种新事物一样构成文化的变迁。

文化传播指的是一个文化发明创造出来的文化要素乃至文化的结构、体系向本文化之外的地域扩散或转移,引起其他文化的互动、采借(borrowing)及整合的过程。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内容包括文化的传递、转移、采借、吸纳或拒斥等。

文化变迁(culture change):多数人类学家指的是任何足以影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变迁指的是或由于族群(或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文化变迁:指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

文化震撼:为了适应完全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精神压力。

文化整体观:首先指的是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其次,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再就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的角度看,都比其他学科广阔。

文化相对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类学界流行一时的思潮。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它们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中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文化相对论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其《道德观念的起源于发展》(1906~1908)一书中首先创用的。但将其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理论,则始于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博厄斯不仅认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只有一该民族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才有意义,而且还极力主张文化研究者在研究中也要坚持避免受自己价值体系的影响,而对每一文化进行客观的研究。这一思想最终由赫斯科维茨加以完整化和系统化,并极力推崇与宣传。这种文化相对论具有反对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相对论广为流行。但由于这种理论存在者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否认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和统一性,进而否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等弊病,因为在30年代以后,招到了许多人的非议,遂逐渐地衰微。

文化相对论:历史学派最大的贡献在于明确了文化相对论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基本立场。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可用高低等级进行划分。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