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1:00: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发展的学科。应用人类学由美国人类学家布林顿首次提出。它的研究起始很早,泰勒认为人类学是门决策的科学,应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英国人类学家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尝试是在南非战争之后,当时皇家人类学院建议把不同的南非各部落的法律和习惯记录下来,以便为制定开明的管理政策打下基础。摩尔根在研究易洛魁文化的同时,也曾为该民族做了些贡献。20世纪20年代,随着诺斯基与布朗的提倡和实践,应用人类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发展由为迅速。人类学家或从事殖民地官员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管理中,尊重当地社会,渐少由于无知造成的无益、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或作为官方人类学家,直接从事一些殖民地、托管地的行政管理工作,如制定能接受的法律;或从事土著民族的教育工作,培养殖民地简介统治的人才,使他们适应殖民地造成的现实。二战期间,应用人类学扩展至国民性的研究。不少学者参加对敌国国情的研究,运用人格与文化理论、文化模式理论对日本等研究,为本国政府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过去与殖民主义有密切联系的人类学家不受欢迎,人类传统研究的领地缩小,迫使人类学家回到自己的文化中从事研究。加上战后人类学家增加,使原先纯学术的研究无法满足需要。因此他们投身于应用研究来,应用人类学开始蓬勃发展。此外,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发展遇到的矛盾与阵痛,也逐渐认识到应用人类学的重要性,应用人类学在这些国家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应用人类学涉及人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的改善等方面都有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的分支,如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医药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等,并还在不断壮大队伍,扩充研究范围。
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是由美国学者丹尼尔·布林顿在1896年提出来的。用来指称人类学家运用其对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知识来协助改善或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各种研究。
都市人类学: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是一种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分析都市及都是社区的演变规律,结构,类型,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都是病态 及其解决方法等问题的学科。都是人类学始于二战前,有林德夫妇的“中镇研究”和沃纳的杨基城研究。二战后,由于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解放,人类学过去习惯研究的部落社会渐少;由于逐渐认识到以研究人类的普遍性问题为宗旨的人类学不应忽视人类生活的城市生活。于是更多的人类学家投入到都是研究中,都是人类学慢慢形成。在美国,1979成立的都是人类学学会,出版定期刊物《比较都市研究》,促进其研究,反映其成果。都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比较方法。即通过泛文化的比较,以研究城市结构的各种类型、各种都市化进程的异同,或者把普通的东西与一
- 26 -
种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所具有的具体特征加以区别。2,历史的方法。通过统一文化背景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的历时性追踪比较,探索各种类型的城市的演变规律。在获得关于城市的系统信息的过程中,都是人类学使用了多种技术:1,参与观察。即进入城市或城市的某一社区,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获取关于生活的第一手资料。2,人口统计学分布。利用有关统计资料来了解城市人口的一般特征、变动情况及都市化情况。3,文献分析。通过对历史材料,事迹或其他与城市有关的文字资料的分析,获得对城市的历史的认识。4,考古发掘与调查。这是对那些没有或很少有文字材料记录的城市进行历时性研究时所采用的专门方法。5,调查分析。即通过问卷,访问谈话,调查会等手段,以把握某种特殊的信念或行为,如政治态度和特定族群的信仰问题。 “交错从表婚”:亦称“姑舅表婚”,简称交表婚,指姑舅表兄弟姊妹之间优先进行婚配的婚姻。
历史特殊论:博厄斯等人形成了“历史特殊论学派”,提出了“文化区”理论。他们主张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并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他们主张的文明史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
泛部落因素: 是指那些在部落的纵向组织原则之外起作用的因素,如亲属纽带,又如年龄级制度。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最后一个阶段。该时代文化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学术界一般把新石器时代化为早中晚三期。就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该时代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度和父系氏族公社初级阶段。一般说,当时人们使用以磨制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从事以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业,辅以渔猎、采集和制陶、纺织生产或畜牧业的经济活动,过着定居农耕或游牧生活,已从攫取经济 生产经济为主的阶段。该时代早期仍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享劳动果实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中期开始出现贫富分化,晚期出现阶级分化的萌芽,但世界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
传播与借用:文化传播,指的是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和互动。文化传播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有意的文化传播既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文化,也只可能模仿、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文化借用”。
发明与发现:发明是指某一团体或某个人发现某种新的事物、新的工具和新原理,逐渐为人们接受,而为社会所共享;发现,是是某些已经存在但过去不被人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的行动。
- 27 -
结构功能论: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认为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于整体活动所做的贡献。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个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强调功能的同时,重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认为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动的,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却是相对稳定的。他进一步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大传统与小传统:无明确概念,雷德菲尔德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中首次提出, 用以说明在复杂社会种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并认为小传统在文化系 统中处于被动地位。
前万物有灵论:“泛生论”,“物活论”。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对万物有灵论的修正理论。认为原始人在产生万物有灵论之前,现已具备一种观念,觉得整个物质世界是活的,因而其中的每件东西都是活的;没有必要以各种物象都分别具有自己独立的灵魂为前提。马特雷提出这一理论的根据是南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亚人的马纳信仰。然而不少宗教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同万物有灵论一样,没有任何实例证明人类历史进程中存在过泛生论信仰。 生物—文化适应:适应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种群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人类的适应包括生物性适应和文化适应。生物性适应主要指人体同周围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体质协调。文化适应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人的环境适应的生物性与文化的交互过程又是综合的生物—文化适应。一方面人类身体和大脑的变化让我们适应策略中的文化得以实行;另一方面如属于文化适应的人类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可以看做是生物性适应的一个表现,因为文化适应的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物性进程。适应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适应,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征:保持和创造。 复兴运动:利用宗教形式有组织、有意识地试图复兴或更新原有文化的宗教改革运动的总称。复兴运动是在殖民主义压迫下所产生的剧烈文化冲突中出现的一种运动。其大多数都利用各种宗教形式加以发动和组织,如救世主运动、本土主义运动等。由于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反对外来殖民主义统治,因为往往成为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种方式。
复振运动(revitalization movement):也称“复兴运动”,是指通过向一种文化注入新的目标和新的生命,以拯救该文化的一种努力。 复振运动主要发生在殖民地文化中。
- 28 -
边缘遗存:指在文化边缘区保留的,由文化中心创造而在其他地已小时的文化元素的统称。美国历史学派的文化区理论认为,文化中心是一文化区发明创造文化元素的地方,当文化元素创造出来后,会呈放射性状态向边缘区传播。由于传播需时间,当传到边缘区时,时过境迁,文化中心很可能已抛弃此文化元素而创造其他新的文化元素来。这时就会出现文化中心所创造出的一些旧的文化元素保存于边缘区的现象,这类文化元素即为边缘遗存。通过这种边缘遗存,人类学家可追溯这些文化元素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建立起文化元素发展的历史。 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指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也就是说,涵化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 文化:英文作culture,最初的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文,“耕耘种植”之意;
人类学大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团复合物,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凡人类因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及习惯。 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和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林耀华:(1910-2000),福建省古田县人,是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致力于原始社会史和民族学得教学科研工作,对汉族的宗教组织及凉山彝家的社会组织研究颇受重视。主要著作:《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文化模式》(1934)、《菊花与刀》(1946)。 《菊花与刀》 :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1944年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人类学(林惠祥):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之科学:包含人类的起源,种族的区分,以及物质生活,社会构造,心灵反应等的原始状况之研究。换言之,人类学便是一部‘人类自然史’,包括史前时代与有史时代,以及野蛮民族与文明民族之研究:但其重点系在史前时代与野蛮民族。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以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于文化差异性和相似
- 29 -
性的研究来理解文化的本质(进而理解人)的学问。)
杜尔干(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 代表作:《社会分工论》(1893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年)、《自杀论》(1897年)、《原始分类》(与外甥莫斯合著,1903年)、《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1912年)。1898年创办《社会学年鉴》,此刊物是法国社会学家的论坛,影响极大,故法国社会学派又被称为“社会学年鉴派”。
莫斯:莫斯是涂尔干的外甥,犹太人。他学问渊博、能精通多种欧洲语言,研究的范围较广泛,因此在学术上的影响不限于社会学方面,也不限于法国。
1924连他主持回复停刊10年的《社会学年鉴》工作。1926年与列维?布留尔等建立巴黎大学民主研究所。他还用了许多时间整理涂尔干的论著,因此自己发表的成本著作不多。他撰写的学多论文,由他学生和朋友编成《社会学和人类学》(1950)和《莫斯文集》三卷本。1925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交换的形式和原因——礼物》,第一次对礼物交换这一分布很广的习俗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波兰人,1913年《澳大利亚的土著家族》,1914—1918年在特洛布里恩德岛进行田野调查。1922年《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7年《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36年的《文化论》(1938年交给吴文藻,1944年由费孝通翻译成中文。 布朗:拉德克利夫—布朗是英国人,学过医学和道德科学,1904年后师从剑桥的里弗斯(Rivers)学习人类学,曾在悉尼和芝加哥从事教学和研究,后来回英国到牛津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他的著作不多,主要有《安达曼群岛岛民》(1922)、《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的自然科学》(1937)、《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以及与福德(C.D.Forde)合编的《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1950)。虽然布朗的著作不多,却并未影响他在社会人类学史上的声誉,他与马氏分别成为英国本世纪上半叶两个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学术领袖。 费孝通与《江村经济》 :费孝通,享有世界名誉的著名社会学家,江苏吴江人,早在学生时代即凭一本《江村经济》一举成名。《江村经济》简介:该书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又名《中国农民的生活》或《江村经济》。描述中国农民生活、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此同时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在西方列强压力下中国农村的文化变迁。
林耀华:(1910-2000),福建省古田县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严复研究》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