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研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15: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研制

摘 要: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下面简称报警器)是一款家用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采用了后向散射迷宫以及红外发射接收技术,能够探测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它主要实现了新国标中对于四种烟的探测,并成为首批通过新国标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之一。

关键词:独立式;光电感烟;后向散射;迷宫;红外发射接收 1 前言

1.1 家用消防器材备置现状

由于我国《消防法》对于家庭配备消防器材没有专门的规定,虽在相关技术规范中对此进行了倡导,但不具强制性。这导致目前我国家庭配备消防器材现状令人担忧。 1.2 家用消防器材市场前景

中国民用消防市场,特别是家用消防器材市场,基本属于未开发的处女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财富的增加,家庭内电器、油锅、液化气等引起的火灾隐患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配备家用消防器材,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光电感烟探测器出现以前,主要使用离子感烟探测器。离子感烟报警探测器,对各种明火烟雾探测效果较好,对阴燃火烟雾也能探测,但由于它容易受环境影响,误报警率较高,特别是由于使用了放射源,报警器退役后使得后期处理比较困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一种环保型火灾探测器的出现是必然趋势。由于半导体发光管的出现和脉冲技术的发展,使光电感烟探测器迅速发展。由于光电感烟探测器具有抗气流干扰,工作稳定,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对它影响小,对灰白色、颗粒较大的阴燃烟的相应比离子探测器灵敏等特点,应用非常广泛。 1.4 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

2006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

GB20517-2006《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国家标准,并于200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6年8月,公安部消防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发出《关于推广应用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等消防技术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独立式感烟探测报警器。 2 报警器的主要特点

2.1 电池:采用9V层叠电池供电。

2.2 工作电流:静态电流≤20μA;报警电流≤10mA。 2.3 报警响度:≥80dB (距离3米处)。

2.4 确认灯:每32s闪亮一次,完成一次报警器电平检测。当电源电压低于5.8V±0.3时,约每32s发出报警声一次,同时报警灯闪亮,表示需要更换电池。

2.5 自检确认:按下报警器盒盖上的检测按扭,直到蜂鸣器发出声响,确认灯闪亮,表明报警器正常工作。 2.6 I/O线:报警器之间通过此线连接在一起使用,可实现多点联报功能,报警器数量≤32。

2.7 使用环境:环境温度:-10℃~55℃;相对湿度≤93%(40±2℃ 无凝结)。

2.8 保护面积:当空间高度为6-12m时,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对一般场所为80m2;当空间高度为6m以下时,保护面积为60 m2。

2.9 外型尺寸:Φ143*42(mm)。 2.10 重量:135g(不含电池)。 2.11 安装孔距:89mm。 2.12 执行标准:GB 20517-2006。 3 报警器设计方案

报警器采用的是一款包含复杂的低功率模拟和数字电路,带I/O和瞬时图形扬声器驱动器的光电烟雾探测芯片。选择这个芯片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功耗很低,这是为了满足国标中用电池作为电源时,保证报警器能够连续工作一年的要求。此芯片用一个红外光电盒感测来自微小烟雾粒子的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