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发展规划(最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3:20: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种养结合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省市委相关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扩大有效和中高端农产品供给,建立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结合我市近年来种养加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x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建立完善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制度,推进种养业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和种养业发展融合化,探索建立种养结合制度和种养结合场内小循环、综合园区中循环、县域农业发展大循环的三级农业循环机制,推动形成农业产业融合、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制度体系。

二、遵循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科学规划、示范创建、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联动的种养加结合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坚持生态循环、高端定位。按照生态保护优先、资源利用高效,技术模式先进、产品定位高端的要求,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种养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按照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的要求,探索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的新制度、新模式、新手段,导入高新科技,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任务目标

(一)x年全市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要保持140万亩以上,其中有机达到1万亩以上。x年全市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要保持160万亩以上,其中有机达到2万亩以上。

(二)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到x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等制度更加完善,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三)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到x年,“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的种养结合制度初步建立。

(四)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到x年,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处理率达75%以上;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五)建立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制度。围绕收集、处理、终端产品利用等关键环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探索畜禽粪污有效储存、收运、处理、综合

利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模式。鼓励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或养殖场成立专门机构,扶持发展以畜禽粪污为原料生产有机肥、食用菌等,发展规模化沼气工程,积极构建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实现粪污资源高值高效利用。

(六)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运”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积极推广深埋法、焚烧法、化制法、发酵法等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动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配套设施,加快建成覆盖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场)。严禁非法丢弃、转运、出售、加工病死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围绕收集、暂存、处理等关键环节,健全完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体系,建设专业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相应收集、运输、暂存和冷藏设施,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促进病死畜禽实现无害化处理。

(七)探索种养结合制度。按照“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要求,根据畜禽养殖规模配套相应粪污消纳土地,或根据种植需要发展相应养殖场户。种植养殖通过流转土地一体运作、建立合作社联动运作、签订粪污产用合同订单运作等方式,针对种植需要对畜禽粪便和污水采取不同方式处理后,直接用于农作物、蔬菜、果品生产,形成农牧良性循环模式,维护畜禽健康养殖、生产高端农产品、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