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8:52: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⑶ 教师弹琴,家长带孩子玩此游戏,“请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指一指。” 3. 集体游戏。
教师,家长与孩子围成一圈,共同跟稍快的磁带音乐边唱边游戏。
注意事项:1.在歌唱与游戏中,注意尽量让孩子吐字清晰。
2. 在游戏熟悉以后,可替换歌词内容游戏,进一步引起孩子兴趣。
附:歌曲《身体歌》
1=C 2/4 身 体 歌
5.6 | 5 4 | 3 4 | 5 - | 2 3 | 4 - | 3 4 | 5 - | 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膝盖 脚, 膝盖 脚, 5.6 | 5 4 | 3 4 | 5 - | 2 2 | 5 5 | 3 1 | 1 -‖ 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眼睛 鼻子 耳朵 嘴。
走“平衡木”
继续练走“平衡木”,牵着孩子一只手,让他在15公分宽的木板上走,渐渐放手自己走。
听词模仿动作
不断地说出各类能表现动作、表情的词,让孩子模仿,如“洗衣服”、“开汽车”、“笑”、“哭”、“唱”等,也可以大人做动作,让孩子说词语。
(六)家庭游戏:
扑克分类
目的:巩固宝宝对数的认识以及点数能力,发展宝宝的辨别能力,并初步学会配和。 准备:2—10的同色扑克各两张
过程:(1) 妈妈、宝宝手中各一叠2—10的扑克各一张,妈妈先摆一张,再请宝宝找一张 和妈妈数字一样的扑克放在该数字,妈妈再和宝宝一起点数图案进行验证。
(2) 请宝宝先摆一张,妈妈随意摆上一张询问宝宝是否正确,并请宝宝帮忙订正,反
复进行,注意及时表扬宝宝。
走S平衡木
目的:走S型平衡木需要孩子在行走过程中及时地调整步伐,增强孩子身体平衡能力。
过程:利用游乐场所的设施,鼓励孩子走S型平衡木。也可以利用自家楼下的不同高矮的花台,鼓励孩子连续走。在游戏中给予适当的保护。
表 达
在幼儿熟知家庭成员的名字、职业的基础上,训练孩子回答成人提出的与此相关的问题。如“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工作?”锻炼小孩子表达能力。
说物品的用途
选择一些孩子熟悉的物品,如“茶杯”,“梳子”、“刀”、“剪”、“牙刷”等,让孩子逐个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说出反义词
家长先举例,如大人说“大”,孩子答“小”,跟着说出上、高、长、瘦、前、左、里、黑、软、深、远、快等的反义词。如果答不上,就可以替他说出答案,或者再解释词义。也可以让孩子当老师,让孩子提问,家长作答。或者父母和孩子三个人玩,轮流提问和回答。
学习数数
继续教小孩子口头背教,顺序背1—10,反复练习熟记后,再背11—20。
学习穿鞋、袜
孩子起床后自己穿袜子和鞋,提醒他拉正后跟,看看他是否穿鞋能分清左右,穿对了要表扬,不对就让他调正。
食指点数
幼儿数数口手不一,所以,应教孩子用食指点着数子或实物点数,先训练从1到3点数,示范按数取1—2件物品,如“给我一块糖”,“拿两块积木给爸爸“,更重要的教幼儿分类、比较等数概念。
补充五官
目的:发展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促进宝宝完整认识事物的认知能
力。
准备:彩笔一枝,白纸若干
过程: (1) 妈妈请宝宝坐好说:“妈妈要把宝宝的脸画下来带给爷爷看,请宝宝坐好了,
一会儿看妈妈画得对不对。
(2) 妈妈把画好的脸谱给宝宝看,故意在脸谱上少1—2个主要部位。 (3) 请宝宝补充完整,可反复进行,巩固宝宝对五官位置的正确认识。
34—36个月亲子游戏
(一)智能训练:
抓 尾 巴
目的:1. 练习四散追逐跑。
2. 发展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躲闪能力。 3. 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准备:每两人有一条自编的布绳或纸绳。 过程:1. 教师与家长玩游戏。
请家长在身后将一条自编的纸绳塞在裤腰上当尾巴,家长在前面跑,教师在后面抓家长尾巴。你跑我追,直到抓到为止。 2. 孩子玩游戏。
请家长和教师一起将尾巴塞在被请到的孩子的裤腰间,另一半孩子去抓。游戏开始,有尾巴的孩子在前面跑,另一半孩子在后面追、抓尾巴,被抓掉尾巴的孩子可以继续去抓别的孩子的尾巴,直到全部抓完。然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3. 孩子与家长玩游戏。
以同样方式可让孩子抓家长的尾巴,家长抓孩子的尾巴。但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
速度和孩子的活动量。
吹 泡 泡
目的:1. 练习拉手走圆和四散跑的技能。
2. 根据儿歌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3. 能与同伴一起认真参加活动。 准备:吹肥皂泡工具一套。 过程:1. 吹肥皂泡。
教师拿起肥皂水和吹具玩吹泡泡,边吹边问:“泡泡吹出来了!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吹时允许孩子抓。吹过一会儿后又问:“老师吹了那么多泡泡,它们都到哪儿去了?吹泡泡好玩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也玩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好吗?” 2. 集体玩游戏。
教师和全体孩子一起手拉手成一个圆,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孩子走圆,先拉手往前走成一个小圆,再拉手往后走成一个大圈,最后慢慢将双手拉直,念到“泡泡吹炸了”时,全体孩子放开手四散跑动。游戏重新开始。
附儿歌:《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小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吹炸了。
什么会飞
目的:培养观察和辨别能力,学说短句:“××会飞。” 准备:1. 会飞的小鸟、蝴蝶、蜜蜂、飞机等贴绒教具。
2. 不会飞的小兔、小狗、小猫、汽车等贴绒教具。 过程:1. 教师打开盖布,说:“呀,小朋友看,这些都是什么?”教师和孩子一起指认并说
出贴绒布上的小鸟、蝴蝶、蜜蜂、飞机、小兔、小狗、小猫、汽车的名称。“我们来看看,哪些是会飞的呢。”再次一一认识。
2. 玩游戏,下面我们来玩一个“什么会飞”的游戏。教师示范,来到贴绒板前,拿下一个会飞的东西,并说:“飞机会飞。”讲完后,把飞机贴绒交给教师,教师问:“说得对吗?”如果对了,就全体鼓掌,就这样挨个地请小朋友去拿和说。
我想玩××
目的:学讲表达自己要求和愿望的句子:“我想玩××”。 准备:各种玩具物品,如小汽车、积木,图书等若干。 过程:1.“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和图书,你们想玩吗?想玩的话,就到老
师这里来,但是要跟老师说:我想玩××,说了老师就会给你,知道吗?” 2.孩子逐个来到老师面前,想玩什么就对老师说:“我想玩××。”孩子拿到玩具后,可自由玩一会儿。
3. 老师让孩子把玩具送回到老师那里,再让孩子重新选择一遍,并说:“我想玩××。”
森林音乐会
目的:看图学说:“有??还有??“,提高说话能力。
准备:1. 画面:森林音乐会,小熊打鼓,大象吹喇叭,小猫弹琴,青蛙唱歌。
2. 酒瓶、小铃、小鼓等玩具的总数与孩子相等。
3. 录音机磁带。 过程:1. 看图说话:“春姑娘来了,小草绿了,花儿也开了,森林里开音乐会了,你们看看,
谁来了?”教师展示《森林音乐会》的画面,让孩子认认,拍拍,说说有谁,它们在干什么?还有谁,在干什么?例如:有小熊,在打鼓,有大象,在吹喇叭,有小猫在弹琴,还有青蛙在唱歌。
2. 教师说:我们也来开个音乐会好吗?发给每个孩子一件打击乐:如小铃、小鼓、酒瓶等,跟随音乐敲击,音乐结束,敲击结束后,请每个小朋友讲讲自己是敲什么的。
3. 小结:我们的音乐会也开得很热闹,把乐器收起来,以后再玩。
春天到了
目的:学习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准备:图片画面:草绿了,花开了,蝴蝶,小鸟都飞来了,小朋友们手持网兜捉蝴蝶。 过程:1. 教师出示图片问:“图片上有谁?(小朋友)地上什么开了?(花开了)花开了,
谁飞来了?”(蝴蝶、小鸟)集体学说:“花儿开了,蝴蝶飞飞,小鸟叫叫。”“小朋友,你们知道花为什么开了?”孩子答不出,可请家长回答。(春天到了)集体学说:“春天到了。”
2. 教师朗诵儿歌,孩子欣赏。
3. 教师带领孩子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 分别请孩子上来跟着教师念儿歌。 注意事项:本活动最好在春天进行。 附儿歌: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蝴蝶飞飞,小鸟叫叫,春天真正好。
认 识 鹅
目的:能认识鹅,知道鹅会游水,喜欢吃青草。 准备:1. 鹅游水挂图一幅。
2. 较长时间没有吃到东西的活鹅一只。(关在笼子里) 3. 嫩青草若干。
过程:1. 看图谈话学做动物。
出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学发“鹅”音。它在干什么?学习“游水”,“鹅游水的样子是怎样的?大家起立,学一学”,家长带孩子一起学鹅游水后回原位。 2. 教师学鹅的叫声引出活鹅。
嘎嘎嘎,谁来了?啊,真的鹅来我们班做客了,大家欢迎小客人。”教师把笼子移近,让每个孩子看一看,提醒孩子注意鹅有一身白白的毛,一个长长脖子,还有一张扁扁的嘴巴,一双红红的脚掌。让孩子把看到的东西告诉家长。 3. 喂鹅吃青草。
教师抓住鹅的一个特征(或叫声,或头转来转去)说:“啊,鹅在说肚子饿了,要吃东西了,鹅喜欢吃什么呢?”教师把小草发给每个孩子,轮流喂鹅吃青草。提醒孩子看看鹅是怎么吃的,吃得高不高兴。 吃了一会儿后,教师说:“鹅吃饱了,它谢谢小朋友,你们该怎么说?”提醒孩子讲“不用谢”“鹅说它想妈妈了,要回家了,和小朋友再见。” 提醒大家说:“大白鹅再见。”结束。
注意事项:1. 如果鹅叫了,教师应及时提醒孩子倾听和模仿鹅的叫声,如不叫,就不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