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9 1:29: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H3CNE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笔记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的演化

计算机网络至今共经历4个时期:

第一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FED前端机) 第二代: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IMP接口报文处理机) 第三代:在OSI标准的基础上,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OSI)

第四代: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Internet)

下一代:因特网、移动网、固话网的融合(IPv6)

二、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按地理覆盖范围:lan、man、wan、Intenet

按网络拓扑结构:星状、环状、总线、混合状、网状 按管理模式:对等、C/S

三、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 带宽:数字信道上能够传送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 2、 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 3、 传播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四、网络标准化组织

1、 美国国际标准化组织(ANSI) 2、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3、 国际通信联盟(ITU) 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5、 电子工业联合会(EIA) 6、 通信工业联合会(TIA) 7、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第2章 OSI参考模型与TCP IP模型

分层的有点:1、促进标准化工作,允许供应商开发

2、各层间独立,把网络操作划分成复杂性低的单元

3、灵活好用,某一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其他层,设计者可专心开发模块功

4、各层间通过一个接口在上下层间通信

一、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产生背景

1、 OSI(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8年所定义的开放式系统模型,它描述了网络层次结构,保证了各种类型网络技术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各网络设备厂商按照此模型的标准来开发网络产品,实现彼此的兼容。 2、 TCP/IP协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IEEE提出,是目前应用最广、功能最强大的一个协议,已成为计算机相互通信的标准。

二、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层次结构及相关概念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处理数据格式、加密等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提供端到端连接 寻址和路由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 比特流传输

7 6 5 4 3 2 1 OSI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 TCP/IP

三、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定义电压、接口、线缆、传输距离

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wlan) 常见标准:10Base-T、100base-TX\\FX、1000baseLX\\SX

2、数据链路层: 编帧和识别帧、数据链路建立、维护和拆除、流量控制、传输资

源控制、寻址、差错验证、标识上层数据。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子层和MAC子层。 3、 网络层:编址、路由、拥塞控制、异种网络互连

4、 传输层:分段上层数据、端到端的连接、透明可靠传输、流量控制 主要的协议:TCP UDP 第3章 局域网基本原理及广域网基本原理

局域网主要完成工作站、服务器、终端等较小范围内的互联;完成局部资源共享。 广域网可以将相距遥远的局域网互联,实现数据、音频、视频传输,实现大范围资源共享。

1、了解局域网类型 1、以太网

2、令牌环网 3、FDDI环网

2、掌握主要以太网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1、 10Base-T 10Mbps 双绞线 100m

2、 100Base-TX 100Mbps 超五类双绞线 100m

3、 100Base-FX 100Mbps 光纤 多模550m,单模3000m 4、 1000Base-LX 1000Mbps 多模、单模光纤均可 长波长 5、 1000Base-SX 1000Mbps 仅适用于多模光纤 短波长 6、 1000Base-CX 1000Mbps 特殊屏蔽同轴电缆 25m 7、 1000Base-T 1000Mbps 超五类双绞线 100m 双绞线与RJ45接头连接:EIA/TIA568A、EIA/TIA568B

一头A一头B为交叉线:用于同类设备 两头B为直通线 :用于不同类型设备

3、掌握CSMA/CD工作原理 侦听到载波,则不发送数据

侦听不到载波,则线路空闲、任意主机都可抢占线路

检测到冲突,即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则所有主机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个退避时间,退避期

满的主机首先开始发送数据。

MAC地址:48位二进制数,通常用12位16进制数表示

4、了解以太网传输介质中双绞线和光纤知识

光纤:多模(通常为橙色) 较粗的纤芯、衰耗大、传输距离短、成本低

单模(通常为黄色) 较细的纤芯、距离长、成本高 ST :圆形卡接头 FC :圆形螺纹接头 LC :矩形接头 SC :mini光纤接头 双绞线:UTP 非屏蔽性双绞线 STP 屏蔽性双绞线

5、了解WLAN技术基本原理广域网基本概念 WLAN: 802.11为代表的无线局域网WLAN

传输介质:无线电波(主要) 红外线

802.11协议标准:802.11b 2.4GHz 100M 802.11a 5.0GHz 50M 802.11g 2.4GHz 100M 蜂窝式覆盖:相邻区域使用交叉式频道,如1,6,11 适当减小功率,避免跨区域同频干扰

6、点到点广域网技术介绍 7、分组交换广域网技术介绍 第4章 IP基本原理

IP协议是网络层协议,规定了数据的封装方式、网络节点的标识方法。

1、掌握IP地址的格式、分类和子网掩码 作用:用唯一的IP地址标识每个节点

用唯一的IP网络号标识每个链路 确定节点所在位置

IP路由器,通过选择适当路径将IP包传输到目的节点

结构:IP网络分为不同网段,每个网段代表一个链路;路由器将各网段连接,适配数据链路协议,

将数据在不同网段间转发。

格式:IP地址为32位二进制,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号用于区分不同的IP网络,主机号用来标

识网络内的一个IP节点。

分类:A类( 1~126 ) /8 B类(128~191) /16 C类(192~223) /24 D类(224~239) 组播 E类(240~255) 保留

IP包发送:若目标地址在同一网段,则封装目标地址MAC 若目标地址不在同一网段,则封装网关地址MAC IP包接收:目标地址等于本机地址 目标地址为广播地址

目标地址为组播地址,且本机某服务属于此组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