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橘子罐头、凝固型酸乳、果脯的制作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9:29: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 糖水桔子罐头的制作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识和掌握糖水桔子罐头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操作要点。

2、掌握桔子酸碱去囊衣的方法。 二、 材料及用具

蜜柑、白砂糖、柠檬酸、盐酸、氢氧化钠、罐头瓶、不锈钢锅、天平、手持折光仪、数显温度计、水浴槽等 三、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原料拣选→清洗→剥外皮→去筋络、分瓣→酸碱处理去囊衣→清水漂洗→分选→装罐→排气→封罐→杀菌→冷却→成品 2、操作要点

(1) 原料挑选果皮薄、大小基本一致、无损伤、新鲜度高的原料。

(2) 原料去皮、分瓣经挑选桔子先用清水清洗表面后,手工去掉外果皮;然后立即进行分瓣,分瓣要求手轻,以免囊瓣因受挤压而破裂,并把桔络去除干净。 (3)去囊衣将桔瓣浸泡在温度为40~45℃、浓度为1%的盐酸溶液中,桔瓣与水之比为1︰2,浸泡时间一般为10min,具体视桔瓣的囊衣厚薄而确定浸泡的时间;当浸泡到囊衣呈松软状、浸泡液呈乳浊状时,即可取出果瓣放入流动清水中漂洗至不浑浊止;然后进行碱液处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温度35~40℃、浸泡5min左右,以大部分囊衣易脱落,桔肉不起毛,不松散、软烂为准;碱液处理结束后立即用清水漂洗,沥干水滴。

(4) 去除占在果肉上的筋络及果核,操作时手要轻,防止断瓣。

(5) 空罐及罐盖消毒将用清水冲洗过的空罐及罐盖放入85℃水中消毒5min。 (6) 装罐称取260g桔瓣,小心地装入罐内。在原料预处理的同时,清洗空罐(玻璃瓶及其瓶盖),装入适量果块,剩余空间,用糖液填充,留有“顶隙”4mm。 (7) 糖液配制

将原料挤汁用手持糖度仪测定含糖量,根据测定值用下式计算加入糖液的浓度:

W2 =(M3W3-M1W1)/ M2

M1---每罐装入果肉的质量g;(约350g) M2---每罐装入糖液的质量g;(约150g) M3---每罐净含量g;(约500g)

W1---装罐前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糖度计测定) W2---装罐用糖水的含量%;(须求解)

W3---要求产品开罐后达到的糖液含量%(设定为20%左右)。

加热排气:装罐后“预封”、并加热排气,水沸后维持5min。 (8)封罐:趁热封罐。

(9)杀菌冷却:将罐头在沸水中煮15-20分钟。杀菌结束后,逐级降温冷却(80℃、

60℃、40℃)。

(10)倒置储存一周左右,检查是否有霉变、胀罐现象。 四,思考题:1、酸碱去囊衣的原理是什么?

2、要提高和保证桔子罐头质量,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哪几个主要环

节?有哪些措施?

注意事项:

(1)做好实验记录,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2)分组值日,负责实验室卫生及实验垃圾清理;

(3)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品尝实验用的任何水果原料,后果自负; (4)煤气使用时注意安全;

(5)为保证实验安全,禁止穿拖鞋、短裤,以免烫伤。

实验二 凝固型酸乳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凝固型酸乳的加工制作原理。 (2)学习酸乳的基本加工操作。

二、实验原理

酸乳是由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共同发酵生产的。两者共同作用发酵乳中的乳糖产生乳酸,当乳的pH值达到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胶粒便凝聚形成特有的网络结构。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原辅材料 3.1 实验原料:

脱脂奶粉或鲜奶;白砂糖;发酵剂(市售原味酸奶)。 3.2 主要仪器设备:

一次性塑料杯,保鲜膜,橡皮筋,量筒、烧杯、玻璃棒,勺子,灭菌锅,温度计,培养箱,冰箱,台秤,不锈钢锅盆,纱布,陶瓷托盘等。

四、实验方法 4.1 工艺流程:

器具杀菌→化奶(加热到50℃~60℃)→加糖(3%~5%)→杀菌(煮沸3min)→冷却(至43~45℃)→接种发酵剂→ 混匀后尽快分装于灭菌瓶中→43℃恒温培养发酵3~4h至凝固→置于4~5℃保存12h到24h。 4.2 操作要点 (1)原料乳选择:

本实验采用市售优质脱脂奶粉,不得含有残留抗菌素、杀菌剂、防腐剂。白砂糖洁白有光泽无异物和杂质。

(2)化奶:将水煮沸后冷却至50~60℃,在大烧杯中以水:奶粉=10:3(或10:2)

的比例加入奶粉,并搅拌,使奶粉充分溶解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