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手册范本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1 1:1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员工执行三级教育和考评;新员工培训必须包含安全生产教育内容,并留有考卷。 记录:岗位入职要求、能力评价和绩效考核记录、培训计划、培训记录、特种岗位证书、三级教育档案、安全生产教育档案。

相关制度:《科岗位说明书》、《员工招聘录用与解约离职规定》、《员工培训教育制度》

7.3 意识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最终由全体员工的意识决定。公司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手册等的宣贯,在公司内部树立一致的、积极向上的、规范谨慎的质量和安全意识。行政科确保每年每位员工均应受过一次质量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管理者代表、厂部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均应定期向上级汇报所属员工的意识动态和推进计划。

行政科和生产设备科可以通过演习、现场演示等生动的办法加强公司员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意识。

厂部应考虑对员工先进事迹的公开表扬。 记录:培训和教育记录;演习记录。

相关制度:《企业形象、识别管理制度》、《先进的评选规定》、《员工奖惩条例》

7.4 沟通

公司已经策划了部分信息的沟通要求,分管的责任部门分别有:

1)质量事件调查、分析、改进;——生产设备科

2)顾客关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或意见;——经营科 3)目标、指标、计划完成情况;——行政科

4)集团公司、政府、法律法规、认证机构的管理要求;——行政科 5)员工合理化建议、部门合理化建议、改进方案;——各部门、行政科 因沟通失误而引发事故或损失,责任部门应承担责任。 记录:工作联系单、通报、报告等文件、记录 相关制度:《企业形象、识别管理制度》、《文书收发流程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 总则

按《公司文档管理制度》执行。行政科发布公司有效文件、记录清单,并持续保持清单的时效性。

7.5.2 创建和更新

按《公司文档管理制度》执行。由行政科规定文件、记录的格式和审批权限。

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7.5.3.1执行公司文档管理相关制度,保密的文件应明确标识并控制其发放和查阅。 7.5.3.2 按公司文档管理相关制度执行。由行政科规定文件和记录的控制要求。

行政科负责收集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外来文件。

生产设备科负责收集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外来文件(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原辅材料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等),形成外来文件资料目录,并定期核查这些文件资料的时效性。

经营科负责收集来自于供方和顾客的外来文件(如图纸、标准、样品等),选择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文件传递给行政科或生产设备科。

记录:文件管理制度;文件清单、记录清单、外来文件清单;文件审批、发放、修订、作废;保密文件标识、借阅记录。

相关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正规程》、《文书收发流程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应做好策划和控制,其中几大重要过程(见4.1.1)应形成文件化的控制要求并保持必要的运行证据。

生产设备科应策划并发布公司的《产品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规范》,规定必须形成的过程记录,并就执行情况定期巡检。车间执行的生产、技术、检验类技术文件应报请公司技术负责人或厂部总经理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生产设备科应确保车间执行的工艺标准、检验标准不低于顾客要求。 外包过程需要控制,现已识别的外包过程及控制责任部门:

1)制版;——生产设备科

2)模具;——生产设备科 3)运输;——经营科

这些外包过程需执行8.4的要求,责任部门对控制的有效性负责。 记录:文件、记录;产品标准、内控标准;工艺流程图。 相关制度:《工艺管理总则》、《一车间生产管理制度》、《二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 顾客沟通

经营科按顾客能理解的方式向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编制规范的产品介绍、企业介绍和报价单等宣传用资料,收集并向顾客提供公司各类荣誉资质证书。在顾客询问时,应主动、全面地向顾客反馈信息。

网上发布平台应登记并持续关注和更新,发布的信息应经经营科负责人批准同意。向顾客提供的文档尽可能使用PDF等不易更改的格式。

应优先处理顾客询问、意见和投诉。这些顾客信息和处理结果应及时登记。

一旦发生顾客严肃的投诉,应执行公司的《顾客投诉处理流程》,并最终评价处理结果。 记录:销售日志、走访记录、顾客信息登记;顾客投诉处理流程和记录;公司网站信息;公开文件和宣传资料。

相关制度:《企业形象、识别管理制度》、《销售与收款管理制度》、《销售产品质量纠纷处理暂行规定》

8.2.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产品和服务标准分为公司内控标准和顾客提出的标准。当顾客明确地提出产品和服务要求时,经评审后确定可以实现的,以顾客要求为准;当顾客没有明确提出产品和服务的具体要求,经营科向顾客展示公司内控标准,并最终与顾客就产品和服务要求达成一致。

确定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必须形成规范的文件备案。 记录:合同及质量保证附件。

相关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销售事务管理制度》

8.2.3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8.2.3.1合同分为一般合同和特殊合同。一般合同,由经营科经成本核算和交期评审后,上报董事长批准,然后签订销售合同;特殊合同,在上报董事长批准前,需请生产设备科、行政科、财务科、厂部总经理会签,必要时召开合同评审会议,分析合同风险、策划应对措施。

特殊合同包括:

1)合同总金额在10万人民币以上的; 2)顾客意向低于公司报价的;

3)未生产过的新产品,或与原有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差异较大的; 4)交期要求严格,并可能存在风险的; 5)新的优质客户。

参与评审的人员应充分分析将面临的风险,策划相应的措施,并对评审的结果负责。拒绝签字的,应向董事长汇报拒绝的理由。

公开报价单事先得到董事长批准。

由于顾客可能是不专业的或有疏忽,为了预防将来发生纠纷,签订合同前,业务员应确保顾客已经知晓并同意公司将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要求,如包装要求、运输要求等。 8.2.3.2 保留合同评审记录

记录:合同登记表、合同评审记录。

相关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销售与收款管理制度》、《销售事务管理制度》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更改,经营科应及时通知生产设备科,采取措施减少或预防损失。并对原有合同订单进行分析,对合同管理过程进行检讨。顾客有责任的,可以与顾客协商分担变更引起的损失。 记录:合同变更记录。 相关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 总则

由顾客提供图纸或样品,生产设备科和经营科共同向顾客提供试样样品的过程,识别为设计和开发过程。执行相关的试样样品管理制度。样品制作需经厂部总经理评审并报董事长批准。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在相关的试样样品管理流程中规定了常规的设计和开发策划过程和要求,如有特殊项目(如新领域的产品),需单独编制试样样品制作计划。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执行相关的试样样品管理制度。设计和开发的准备资料应充分,以预防结果偏离目标,推倒重来,从而造成损失。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执行相关的试样样品管理制度。生产设备科和经营科各司其职,持续地监视试样过程,特别应关注模具、制版等外包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责任。关注样品提交顾客确认的时间。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执行相关的试样样品管理制度。试样样品制作过程结束时,应产生以下结果并归档: 1) 经顾客确认的样品;

2)经生产设备科批准的针对样品的新的工艺要求,如工艺单、图纸、采购要求、检验要求等。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执行相关的试样样品管理制度。样品更改应重新走流程。更改有时是一种向顾客承诺的服务,也是增强顾客满意,产生新订单的机会。必要时,应对更改实施评审,并考虑费用的分担。

记录:档案:试制样品批准文件(试制计划);图纸(或图案、文字等)评审、模具或制版验收、调试、检验;样品经顾客确认的记录;销售合同;经生产设备科批准的工艺文件。 相关制度:《样品打样控制规范》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经营科编制重要物资清单,列入需重点控制的(A类、B类)采购物资名称;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并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合格供应商由经营科实施调查、评价、监视供货业绩、挑选等活动,并保持沟通。外包过程也列入重要物资清单和合格供方名单之中。经营科主导对外包过程合作方的管理,生产设备科对模具和制版的外包过程进行检验或验证,并承担责任。运输由经营科负责管理。

记录:重要物资清单、合格供应商名单、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供应商供货业绩。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对采购和外包控制的手段有:

1)重要物资或外包方一般均应有二家以上,以形成竞争关系并预防风险;

2)对合格供应商和外包合作方持续地关注(包括资质和供货业绩),每年重新评审一次,以预防供应商经营异常导致对本公司的风险;

3)实施检验和验证。 记录:合格供应商名单、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供应商供货业绩、采购外协检验和验证记录。 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经营科编制格式化的采购和外协合同、订单,并按公司要求完成审批。格式化的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应该表述清晰和详尽。 记录:采购、外协合同、订单、委托单等。

相关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采购和付款管理制度》、《物资采购事务管理制度》、《原辅料和备品件采购制度》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产设备科执行《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各段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生产设备科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各车间认真执行生产计划、控制设备正常运行、有秩序组织生产,执行6S管理要求;机修人员对生产设备的完好状态负责,定期维护保养;工艺质检人员发布工艺和质检要求,辅助、监督车间员工保证质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生产设备科定期组织重要工序的工艺评价,以保证工艺持续适宜。

记录:生产计划、生产记录、调试记录、车间巡查记录、过程确认记录、班组长日志。 相关制度:《一车间生产管理制度》、《二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仓库、车间的产品和物资,注意标识和区分,不混淆。通过标签、编码、记录等方式,使相关人员能轻易地识别产品,并通过记录可追溯:从使用产品的客户端,追溯到生产、工艺、质检,追溯到原材料供应。 记录:现场巡查记录。

相关制度:《仓储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物资流程管理若干规定》、《货运及其车辆管理制度》、《仓库事务管理制度》、《五金仓库仓库管理制度》、《成品仓库仓库管理制度》、《企业形象、识别管理制度》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可能包括顾客提供的样品、图纸和商业信息,由经营科与顾客确定保管要求,并按标准要求实施管理。 记录:顾客财产登记保管记录。 8.5.4防护

仓库、车间、运输(外包)分别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采取防护措施,包括对储存环境(温湿、防潮、光照等)的控制、堆放高度、搬运方法、预防倾倒或洒漏、防止边角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