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工艺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4:58: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水质工程学(Ⅰ)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 - 2016学年第Ⅰ学期

1 设计题目 某给水厂工艺设计 2 设计时间

自 12.07 至 12.20 ,共 2 周 3 设计任务

根据指定的水源、厂址、处理流程和有关设计资料,设计主要处理设备及构筑物,使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满足最高日供水量 m3/d。 4 课程设计内容 4.1画处理流程示意图。 4.2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4.3选用混凝剂、助凝剂,决定其投量;设计药库面积;

设计药剂配制设备,药剂的剂量与投配方式,并设计加药间的平面布置。 4.4设计混合、絮凝池及沉淀池。 4.5设计滤池

4.6氯化消毒、氯库及加氯间的设计。 4.7清水池的容积、尺寸。 4.8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

4.9各辅助建筑面积、主要尺寸(查手册)。

4.10全厂总平面布置及工艺高程设计,包括道路及主要工艺管线。(总平面图用A2纸)

表1 原水水质分析资料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色度 SS BOD5 NH+ 4-N pH 单位 倍 mg/L mg/L mg/L --

数量 备注

表2 气象水文及其它基础资料

项目 最冷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相对湿度:最冷月 夏季平均风速 冬季主导风向 降水量 最大时降水量 最大冻土深度 河水最低温度 河水最高水温 河水最低水位 河水正常水位(90%) 冻冰厚度 参数 -5.7℃ 39.2℃ 55% 2.9米/秒 N/NE 561.8毫米/年 81.8毫米/时 86厘米 3℃ 30.5℃ 35.0米 35.8米 82.5厘米 项目 最热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最热月 夏季主导风向 气压 最大日降水量 最大积雪厚度 地下水位深度 河水平均最低水温 河水平均最高水温 河水最高水位 河水平均水位 参数 25.5℃ -18.4℃ 77% SE 753. 2毫米汞柱 123.6毫米/日 16厘米 298厘米 8.3℃ 24.5℃ 39.5米 36.2米 地表下十米以内为沙质粘土 地震烈度七度 沙土若干层相间基岩较深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

1. 目的和要求

1.1 学生应通过本设计掌握给水设计工作的一般步骤、内容、方法,并提高设计、计算及制

图的能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1.2 通过本设计对给水净化所学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总结和复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

解、巩固所学内容,并举一反三,由此旁通给水处理的其它内容。

1.3 通过本设计熟悉一些资料的引用,如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设计、工程图和参考资

料等,并学习如何参考,运用这些资料解决实际问题(注意新设计手册有些数据与新规范不符,以规范为标准)。

1.4 通过设计培养自己刻苦钻研,严格细致,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的作风,提高自己独

立工作能力。 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动手作设计之前,首先应明确设计任务,基础资料,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和本指导书,根据任务书要求及学校规定安排好的设计时间及进度,准备好书籍、规范、手册、参考文献、计算及绘图工具等。 3 设计工作程序及设计安排 3.1 第一阶段

3.1.1布置设计任务及讲解设计指导书 3.1.2设计计算方法步骤 3.2 第二阶段

设计课一次,其内容为:

3.2.1水厂布置及绘图 3.2.2工程设计的一般知识 3.3 第三阶段 绘图 3.4 整理抄写说明书,完成图纸 4 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 4.1 处理流程的确定

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处理工艺流程,并以方框图表示。(本课设推荐采用①水泵混合→机械混凝→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②水泵混合→隔板混凝→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 4.2 各部分设计流量的确定

以地表水为水源,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即处理水量)应在满足最高日供水量的基础上加水厂自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5-10%计算。

各处理构筑物设计能力按一天24小时平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