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测绘讲义航空摄影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2:3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设备检测

在飞机起飞前,应对航摄仪系统进行正常检测,以确认航摄仪电路、机械传动部分工作正常,航摄仪的各项参数设置正确,镜头表面清洁干净,附属设备工作状态正常。 2)拍摄试冀

飞机到航摄的飞行高度后,进入航线之前,应拍摄前试片,返航前应拍摄后试片;试片的张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摄前试片和摄后试片均不少于5张为宜;这些试片用于整卷冲洗前的试验,以便设置正确的冲洗条件。 3)航空摄影

飞机进入预备线后,根据飞机的飞行状态应及时调整航摄仪的旋偏角,航摄仪旋偏角的初始调整应在预备线上完成。正式开机作业后,应实时监测和调整航摄仪的旋偏角。同时应通过监视检影器,实时掌握航线中的云量变化,做好记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发现有云的航线(部分有云的航片)要及时补飞。 4)填写飞行日志

摄影员一登上飞机,即应开始填写飞行记录,飞行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登机时间、航摄仪检测情况、起飞时间、每条航线的起止片号、飞行方向、空中飞行气象变化情况、本架次补飞情况、降落时间和下机时问等信息。 10.航空摄影影像处理 1)配制冲洗药液

在配制冲洗药液前,应仔细阅读飞行记录表和冲洗参考表,并按照技术规范配制冲洗药液。 2)胶片冲洗

冲洗整筒胶片之前,首先要做试片的冲洗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冲洗条件(胶片冲洗速度和药液温度),并按冲洗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整卷胶片的冲洗。在冲洗过程中,应始终实时监控冲洗速度和药液温度,确保整卷胶片的冲洗质量。 3)像片印制

像片印制时,首先检查整卷的色调状况,印制试片,找出合格的曝光参数后进行批量像片印制。印制不同架次像片时,应参考前~个架次像片的色调重新印制试片,确定新的曝光参数,以保证整个测区的像片色调一致。

若采用数码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处理工作则由专用的影像数据处理软件来完成。 11.成果质量检查

航空摄影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差,航摄区域覆盖,航线偏差,航摄漏洞,影像质量,压平误差,底片框标,其他记录影像及表观质量,底片水洗质量等。航摄单位应按技术标准和航摄合同的规定对全部航摄成果资料逐项进行认真检查,详细填写检查记录,并编写检查报告。 12.成果整理与验收 . 1)底片编号和注记

底片的编号与注记按《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的有关规定执行。

2)制作航片索引图或航片中心点结合图

航片索引图(航片中心点结合图)应能反映摄区内有效航线和有效航片的全貌,应能辨认出每条航线的航片号码。索引图可按航摄分区或用户要求的分区范围分幅制作,同一摄区内相邻索引图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重叠。

索引图幅面规格、注记内容和要求,按《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的有关规定执行。 。 3)编写航摄技术总结

按照技术标准和航摄合同要求,结合航摄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编写《航摄技术总结》。 4)编制航摄资料移交书

航摄单位应按技术标准和航摄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编制航摄资料移交书。航摄资料移交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航摄总面积统计、航摄资料清单、航摄底片清单和航摄像片清单。采用数码航空摄影时应有航摄像片数据清单。 5)需要移交的资料

航摄项目需要移交的资料主要包括: (1)摄区范围图(含分区略图); (2)航片索引图(或航片中心点结合图); (3)航摄底片、晒印的像片;

(4)航摄仪技术参数(航摄仪检定表); (5)航摄底片压平质量检测数据表; (6)航摄底片密度抽样测定数据表; (7)航摄飞行}己录(或航摄飞行报告); (8)附属仪器记录数据和相关资料; (9)成果质量榆查报告; (10)技术总结; (11)航摄资料移交书; (12)合同规定的其他资料等。

6)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航摄工作概况、航摄技术标准、完成的航摄嘶棋和覆盖的图幅数、验收的依据、航摄仪技术参数、对成果资料质量的基本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处理意见等。 9.2.4参考答案 简答题

(1) 根据背景材料,试计算以下摄影参数。 ——摄影基准面; .

——相对航高、绝对航高; 。 ——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重叠度;

——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进行航空摄影所需的最少分区数; ——摄区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像片数。 [参考答案]

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进行航空摄影所需的最少分区数: 根据航摄分区原则,当航摄比例尺小于1:7 000时,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应大于相对航高的1/4;根据背景材料,该摄区的高差为224 m,小于相对航高3 048 m的1/4,所以该摄区仅分一个分区便能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