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4:33: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是同一相机拍摄的甲乙两球下落过程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甲乙两球的情景均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球与乙球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落时机械能减小

质量相等且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则所受阻力较大的是乙球

2.如下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 , 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③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3.以下说法中与现实生活相符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的高约为80dm B.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C. 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25m/s D. 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110V

4.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

A. 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 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 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 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5..在学校八年级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 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B.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 D.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6.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m/s,则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8m/s B. 15m/s C. 13.3m/s D. 12m/s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抛出的手榴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 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 沿着直线行驶的汽车可以做变速运动

B. 图中甲C. 乙球下D. 若两球

第 1 页 共 6 页

8.小刚家距学校1200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6分钟,后半段用了10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 ) A. 1.2米/秒 B. 2米/秒 C. 7.5米/秒 D. 0.83米/秒

9.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

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10.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二、填空题(共8题;共46分)

11.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过程 如图,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AB和SAC ,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用________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 数据表格 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v1=________ v2=________ SAB=40cm t1=2.0s SAC=80cm t2=3.5s 问题讨论 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刻度尺,如何精确地测量硬币的周长?(可附加身边的物品) 说出你的方法:________ 12.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24m,前一半路程需4s,后一半路程需6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第 2 页 共 6 页

13.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他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斜坡上与水平面上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14.(2015?贵港)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小车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2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 m/s;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1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________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在该实验中,之所以要强调“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因为________ 。

16.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2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或“减速直线”)

17.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小明为了测自己骑自行车的速度,在他看到里程碑上的数字是“2”时开始记时,1h后他到达了数字是“20”的里程碑位置,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当突然刹车时,自行车由于具有___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18.(2015?十堰)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________.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 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9分)

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