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常见钻孔事故及处理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3:38: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钻孔灌注桩常见钻孔事故及处理方法

常见钻孔事故及处理方法: (1)坍孔

各种钻孔方法都可能发生坍孔事故,坍孔的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或进尺甚少;孔深突然变浅钻头达不到原来孔深;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坍孔原因:

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停顿时间过长。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的优质泥浆或投放黏土、片石低垂冲击使黏土膏、片石等挤入孔壁。

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或下钢护筒到未坍处以下至少1m。

如发生孔内坍塌,不严重者,可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机,较严重者,应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甚至应全部回填再钻,钻孔之前应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中,可免冲刷孔壁。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钻孔中水柱压力。

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2)钻孔偏斜 偏斜原因:

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预防和处理:

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3)掉钻落物 掉钻落物原因:

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电动机接线错误,钻机反向旋转,钻杆松脱。转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断开。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预防措施:

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也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置。

处理方法:

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和钻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