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0:38: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呼吸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气量

残气量:最大呼气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用力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用力呼气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它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 解剖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故将这部分呼吸道的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匀而未能与血液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的最大氧气量称为Hb氧容量,而Hb实际结合的氧气量称为Hb氧含量,Hb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为Hb氧饱和度

肺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或黑-伯反射 二、问答题

1、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保持肺和小气道的扩张状态,有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 2、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作用及生理意义。 合成部位:肺泡上皮II型细胞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意义: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2、防止肺水肿

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3、简述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气体扩散速度与呼吸膜厚度呈反比关系,呼吸膜由6层结构组成: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间隙、肺毛细血管基膜层和内皮细胞层

2、呼吸膜的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健康成人安静时约为0.84.大于0.84时,通气过剩,血流不足,肺泡无

效腔增大;小于0.84时,通气不足,血流过剩,相当于发生动-静脉短路

4、简述肺牵张反射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或黑-伯反射,分为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生理意义:1、肺扩张反射:防止吸气过深,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2、肺缩小反射:防止呼气过深,防止肺萎陷

5、血液PCO2、 P O2、 H+浓度变化对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

(旧书上具体的机制在109~111)

Pco2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升高,呼吸加强;超过一定限度,呼吸抑制

H+浓度:血H+浓度升高,呼吸加强;H+浓度降低,呼吸抑制。 调节机制: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中枢化学感受器(次要) PO2:对正常呼吸调节作用不大,一定范围内低O2,呼吸加强;极度缺氧,呼吸抑制 肾脏生理 一、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分数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渗透性利尿 水利尿 肾糖阈

二、问答题

1、一次性大量饮清水后,尿量的变化及机制。 2、糖尿病患者尿多的机制。

3、试述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的机制。 4、急性大失血后,尿量的变化及机制。

5、试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调节其分泌的因素及调节机制。 6、试述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调节其分泌的因素及调节机制。 7、试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是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出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的过程,是肾脏生成尿液的第一步。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各种溶质重新转运回血液的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及其本身代谢的产物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渗透性利尿: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