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21:03: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造交流的空间
作者:张玲 袁犁
来源:《居业》2018年第05期
[摘要]城市广场的发展历史距今已有数千年,原始居民基于生活交流的需要有意识的用建筑围合的方式创造露天公共空间,其格局表明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成为周围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城市广场是城市内涵与风貌的体现,需要有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以及辉煌灿烂的历史人文体现。现代广场的设计可以从广场的使用功能出发,结合场地条件和景观营造进行规划设计,塑造特色。本文从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空间为出发点,结合人体五觉六感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交流空间;广场设计;五觉;华北;方法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5-0022-02
随着时代与人的观念的发展变化,景观绿化从“三尺围墙关住满园春色”的古典园林发展至今的开放绿地,人类交往方式的转变是使交往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匆匆忙忙的快节奏公共空间让交往无从谈起,而城市广场的作用就是让人从心理至身体都慢下来,创造一个“诗意的栖息”空间。景观所营造的“诗情画意”,即这种综合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单纯靠视觉来体会,还须借助于听觉、味觉以及联想、通感等多种途径来综合感受[1]。 1 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华北地区的某城市,在上位规划中属于城市绿地,基地最长边约有250m,最短边约有100m,面积约为2.9hm2。北部为规划居住用地,东部滨河,西部为大学校区,南部为已建成休闲绿地。地块现状地形起伏较小,地形整体呈东高西低,主要以平地为主,与主要交通桥梁有3~6m高差,与河堤有3~4m高差,与西部的市政道路约有2m高差。另外,基地范围内有10kV电源高压线、变电箱以及4m宽2~3m深的排水渠。场地内植被单一,多为自然草皮,无乔木等可利用景观资源。 2 规划设计 2.1 设计原则
(1)生态性: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效益,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创造优雅、怡人的交往环境空间,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有生命的城市景观。
(2)人文性: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从人的感官感受、行为心理,利用植物、广场家居营造出封闭的、半封闭的或开敞的广场空间,创造令人身心舒适的物理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观赏性:利用园林设计的手法技巧进行植物造景、铺装设计、广场阴角空间的营造,创造“四季有绿,三季有花,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四季景观,提供良好的景观形象。 (4)实用性:在确定广场的主导功能时注入多样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在反应大众群体需要的同时兼顾特殊人群的需求;在环境设计中尽量遵循“要空间不要雕塑的原则”,将空间的营造放于首位,提供更多的交流场所。 2.2 设计思想
本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意在为使用人群创造一个交往的场所,结合大众的行为与思想,秉着群体优先的原则,有意识的强调人与人交往中的低强度交往,即人看人的行为交往。(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可分为高强度交往与低强度交往,前者为亲密的相互交往,需要较为狭小私密的空间)。
除了创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空间,人与自然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人与自然的交融方式主要通过人体五觉六感实现。在五觉中,景观环境通过视觉向人体传达的信息占有绝大比例,所以在设计时容易过度追求新颖的视觉体验,而忽略其他感官感受。因此,环境设计不应局限于视觉感受的创造,更应从人体五觉的各方面入手,使得人与自然融合联系紧密,提升广场景观的审美价值。 2.3 具体设计
通过前期对基地的分析,确定基地主要使用人群应为来自高校的大学生以及远期来自北面规划居住用地的人群。年轻人喜爱猎奇,更多的追求不一样的交流与交往的生活方式和空间,但大多数的公共活动广场被当前流行的广场舞所占领。设计时更多的考虑年轻使用者,以现代风格为主,为年轻人提供室外交流场所。
2.3.1 景观分区促进入与自然交融——通过感官分区
视觉区:视觉在感官中占有重要地位,景观设计给人的印象主要是独特的外观设计。人口处设置一处镂空剪影景墙作为障景与漏景,在视觉上营造似隔非隔的感觉。中部布置中心活动广场,在提供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营造从西到东的视线走廊。同时在区域内设置有垂直变化的观景活动平台,使用者可逐渐的感受到各个高度视野下的不同视觉体验,利用台阶式观景台观江景、俯瞰广场景观等,高低错落的空间起伏感使得空间层次丰富,到达步移景异的曼妙效果。
听觉区:听觉在人体感官中接收的信息量仅次于视觉,声音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与联想,在古典园林中匠人常利用听觉进行造景,现代的景观设计也常常利用流水景观、虫鱼鸟鸣来发声,增添园林景观的活跃气氛。本次听觉区设计利用现状排洪沟,将水面扩大打造叠水景观,水景边设计玻璃廊道,顶部装有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可在玻璃外形成水帘,各式的石质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凳也提供了较多的交流机会,在此区域可以听水、听竹、听心声,伴随潺潺水声增添无限审美情趣。
嗅觉区:嗅觉方面主要靠植物配置来体现,嗅觉区位于基地南部,与桥之间有较大高差,容易创造出私密幽静的小空间,所以将此区域作为安静休息区,提供看书、听音乐、或是独处的空间,设置多处廊架座椅,在体验与大自然芬芳交融的同时可放松身心,全身投入书海或音乐。桥梁的基础提供了可供创造的墙面,设计时将墙面改造为垂直绿化墙,增添垂直空间可观性。
味觉区:在区域内设置有阳光玻璃房,可以品茶、品咖啡、享甜点,享受到来自味蕾的感官刺激,享受在自然环境中的一段下午茶时光,感受惬意的生活。
触觉区:儿童通过触感知世界较成人更多,所以将儿童活动区划于此区域,设计儿童可攀可爬的微地形彩色橡胶与沙坑,提供儿童释放天性的场所,在次人口处设置一景墙群,增强空间的层次性。通过创造较多的广场阴角空间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亲切的接触,儿童活动区左侧草坪上设置木质休息平台,在儿童游乐的同时使成人有处可停留,提供陌生人的交往空间。
2.3.2 植物配置营造主题环境氛围
在广场设计中硬质铺装应占有较大面积,但为保持广场空间的生态性,创造适宜的环境还应该最大限度提高绿化率。植物配置以视觉效果为主,兼顾嗅觉与其余感官。选择乡土树种与本地特色树种,做到宜花才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植物的配置在五觉景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听觉区种植有枫香、箭竹、芭蕉等植物,在营造小空间的同时可以听枫、听竹,听雨打芭蕉。嗅觉区用腊梅、箭竹、雪松配置成为岁寒三友林,作为精神的榜样与寄托,雪松常绿高大,修直挺立,形成气势磅礴古拙而坚的风格。 3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被电子信息取代,在广场设计时应注重考虑如何能吸引入、留住人,当有人来、有人留时才有交流的可能。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与使用人群,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根据使用人群的行为与心理需求,创造广场阴角空间,注意广场的尺度适配,提供舒适、便捷、无障碍的人性化城市广场。根据城市景观的五维性在城市景观中融入人的五觉是体现城市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的有效途径,是让使用者最大程度的接受并使用与融入自然景观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茂林,秦莉91.景观的五觉设计理念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07):35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