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复习参考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8 4:2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简答

1.干酪根

为腊状有机物质。是动植物遗骸(通常是藻类或木质植物)在地下深部被细菌分解,除去糖类、脂肪酸及氨基酸后残留下的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除了含有碳、氢、氧之外,也含有氮和硫的化合物。沉积物(岩)中的沉积有机质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及化学变化,通过腐泥化及腐殖化过程形成干酪根。分为I型干酪根(称为腐泥型),Ⅱ型干酪根,Ⅲ型干酪根(称为腐殖型)。 2、生油门限: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只有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干酪根开始大量生烃,这个温度界限称为干酪根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

3. 生物气:又叫做生物成因气。指在低温还原环境下由厌氧细菌对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富含甲烷的气体。亦可成为细菌气、沼气等等。

4生油窗 指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生油时期。既是有机质大量生成液态石油的温度(或深度)区间

5.凝析气: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反而会凝结出液态石油,这种液态的轻质油就是凝析油,这种气藏就是油气藏。

6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 烃源岩是一种能够产生或已经 产生可移动烃类的岩石。

7.烃源层P153:是指富含有机质、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生成并排出了或正在生成和排出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或能够产生或已经产生可移动烃类的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石油,称生油岩,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烃源层。

8.有机质丰度:有机质丰度是用来代表岩石中有机质的相对含量,衡量和评价岩石生烃潜力,目前有三个指标来衡量,总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岩石热解生烃潜量 9.有机质类型:分为干酪根Ⅰ型主要生油、干酪根Ⅱ型生油生气、干酪根Ⅲ型主要生气。 10.烃源岩成熟度:表示沉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热演化程度。衡量有机质是否成熟的指标有:镜质体反射率,孢粉碳化程度,热变指数等。

11生烃潜力: 生烃潜力可以看成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尚未转化成烃的干酪根或残余有机质;2.以生成并残留于烃源岩中的烃类;3.可能已排出烃源岩的烃类。在烃源岩热解定量评价中,通常用可溶烃(S1)与裂解烃(S2)之和(S1+S2)来表示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或采用S=(S1+S2)/TOC表征生烃潜力。烃源岩在没有油气排出是的生烃潜力为原始生烃潜力,随着生成的油气逐渐排出,烃源岩生烃潜力将逐渐减小,此时的生烃潜力为剩余生烃潜力,开始减小是所处的埋深条件代表了烃源岩的排烃门限。

12镜质体反射率:镜质体反射率即镜质体表面反射光与入射光的比率,通常用油浸物镜下测得的反射率值R0

13.孔隙结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等。

14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它只强调了具备储存油气和允许油气渗滤的能力,而不管其中是否真的储存了油气。储集层的层位、类型、发育特征、内部结构、分布范围以及物性变化规律等,是控制地下油气分布状况、油层储量及产能的重要因素。储集层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其孔隙性、渗透性、空隙结构以及非均质性等。15、含油气层:具有一定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储存石油或天然气的地下储集空间。

15、含油气层:具有一定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储存石油或天然气的地下储集空间。

16、次生孔隙:在岩石形成以后,由溶解、交代、重结晶、白云石化以及构造运动等作用下

形成的孔、洞、缝。常见的次生孔隙如碎屑岩中的溶蚀孔、收缩孔,碳酸盐岩中的晶间孔隙、溶孔、溶洞以及构造运动产生的各类裂缝。

17盖层:位于储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该层对油气的阻碍的机理主要为物性封闭,另外还有超压封闭与烃浓度封闭。盖成可分为区域性盖成和局部盖成,大量油气的聚集需要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局部盖层是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盖层主要为膏岩与泥岩,也有碳酸盐岩盖层。

18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一个圈闭由 3部分组成:①储存油气的储集岩;②储集岩之上有防止油气散失的盖岩;③有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遮挡物。这种遮挡物可由地层的变形如背斜、断层等造成,也可以是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被非渗透地层不整合覆盖,以及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发生尖灭或物性变差而造成。但是圈闭中不一定都有油气,只有油气进入圈闭才可能发生聚集并形成油气藏。一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进入圈闭,便可形成油气藏。

19.油气藏: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圏闭中的聚集。概念中的“单一”主要是指在单一的储集层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20.地层超覆圈闭:水体渐进时,水盆逐渐扩大,沿着沉积坳陷边缘部分的侵蚀面沉积了孔隙性砂岩,分选和储集性质好。随着水盆继续扩大,水体加深,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形成超覆圈闭。

21.生物礁油气藏:具有良好孔酸性—渗透性的生物礁储集岩体上被上覆非渗透性岩层所覆盖或包围而形成的圈闭称为生物礁圈闭。在其中形成的油气聚集称生物礁型油气藏。其圈闭形态主要为礁体延伸状况控制。

22.初次运移: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油气初次运移

23.二次运移:油气在进入储集层之后的一切运移过程称为油气的二次运移。

24次生油气藏:原来的油气藏被破环后,一部分油气运移至地表,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油气显示;还有一部分油气运移至新的圈闭,再次聚集形成新的油气藏,即次生油气藏 25.TTI: 一种由时间和温度因子所反映的有机质成熟度的参数。在石油的生成和破坏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因素,而且这两个因素是可以互换的,即高温下短期作用和低温下长期作用的效果相当。时间与有机质成熟度之间呈线性关系,而温度与成熟度呈指数关系,即TTI∝Tγ,T是温度,γ是温度系数(或温度因子)。时间一温度指数对于确定生油时间、生油量、油气保存下限等具有重要意义。

26.含油气盆地:在一定地史阶段内,受构造运动形成的,周围高中间相对低的接受沉积的沉降区。必备条件①是一个沉积盆地;②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具备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条件;③有工业性油气田。凡是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统称为含油气盆地,

27异常压力:地下某一特定深度范围的地层中,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背离正常地层静水压力趋势线的地层流体压力。包括异常的超压和欠压。

28盆地的基底与盖层:盆地的基底是指接受沉积物之前的坚硬底盘,是盆地接受沉积物堆积的凹形基座。盆地的盖层就是含油气盆地内覆于底盘之上的沉积岩层,它是盆地的核心。 29、二级构造带: 二级构造带的种类很多,如牵引构造带、背斜带、斜坡带、地层尖灭带、超覆带、盐丘、礁块、披覆、嵌入带等等。由若干个形态相似的三级构造组成的带状区,称作二级构造或二级构造带。二级构造带不仅控制着三级构造的形态、规模、分布、发展史和力学机制,而且还控制着岩性及生、储、盖组合。因此,某些二级构造带往往是油气的聚集地区,反映控制油气的普遍规律,是石油地质工作的勘探重点。

30.油气田: 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

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31.煤层气: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

32 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含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它和煤的主要区别是灰分超过40%,与碳质页岩的主要区别是含油率大于3.5%。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可以得到页岩油,页岩油类似原油,可以制成汽油、柴油或作为燃料油。除单独成藏外,油页岩还经常与煤形成伴生矿藏。

33岩石润湿性:液体在岩石表面自动流散的特性。当储层岩石表面具有吸油排水的特性时,其表面不易被水润湿,称为亲油性;当储层岩石具吸水排油的特性时,其表面易被水润湿,称为亲水性;当岩石表面油、水相互替代变化不大时,称为中性。

二.简述

1有机质演化和油气生成的阶段

生物有机质随沉积物沉积后,随埋深加大,地温不断升高,在还原条件下,有机质逐步向油气转化。由于在不同深度范围内,各种能源显示不同的作用效果,致使有机质的转化反应性质及主要产物都有明显区别,表明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具明显的阶段性。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2生物气与热成因气的区别:

(1).形成的机理:生物气是由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有机质讲解而生成的;热成因气是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干酪根热降解生成和在由石油裂解生成的。

(2).生成时间不同:由于细菌只能在较低温度下存活,故生物气只在较低埋深时生成,当深度到达一定深度后,地温过高导致细菌死亡,无生物气产生;而热成因气则在达到生油门限以后一直会大量生成

(3).生气量不同:生物气 的生气量很小;而热成因气的生气量巨大,特别是在石油的裂解阶段。

3碎屑岩储集空间分类

碎屑岩储集层主要包括各种砂岩、砂砾岩、砾岩、粉砂岩等碎屑沉积岩。陆相碎屑岩的沉积环境绝大部分属于浅湖相、滨湖相、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以及半深湖-深湖相浊流沉积。碎屑岩储集性质的好坏是由碎屑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岩环境所决定的。

(1)按成因分: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基本类型。

原生孔隙是指形成砂岩的砂质沉积物在沉积时就已形成并一直保存至今的孔隙。这些孔隙只是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由于压实作用而有所减少。它们大多形成于颗粒与颗粒之间,故又称为原生粒间孔。另一部分可能分布于杂基与杂基小颗粒之间,这类孔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孔隙。 次生孔隙:是指砂岩在埋藏过程中由于各种成岩作用(如溶蚀、收缩、破裂以及重结晶等)而新产生的孔隙称为次生孔隙。

其中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作用。根据被溶蚀对象的不同和溶蚀的程度差异又将溶蚀孔隙分为若干小类,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超大孔等。 收缩作用:岩石在成岩过程中由于矿物脱水收缩将形成收缩缝。 压实作用:岩石由于压实作用将形成压溶缝合线-压溶缝。 构造作用:形成破裂构造裂缝。 矿物重结晶作用:形成晶间孔。 上述这些都属于次生孔隙。 孔隙成因分类 形成作用

被作用对象 孔隙成因结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