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池铁路本安体系培训内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9:28: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准池铁路本安体系培训内容

一、培训时间:2012年5月10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30 二、培训讲师:神华准能公司基建工程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陈云霞; 准能公司基建工程管理中心安全监察管理部经理高超; 准能公司基建工程管理中心安全监察管理部安监员范春晖。 三、培训主持:准池铁路公司安质部副经理张牛毛。

四、培训目的:一方面使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本安体系知识进一步的理解

和认识,以点带面掀起公司全面开展本安体系建设的新高潮;

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本安体系文件编写质量奠定基础。 五、培训口号:全员参与、建设本安; 持续改进、本质安全; 辨识风险、超前预控;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六、培训内容: 1、本安体系创建背景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我国行业特点的安全长效机制。 现阶段安全管理主要问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操

作程序不清晰、培训不扎实、未实现超前预控。

建设要求:.构建体系的基本要求

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实现人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设备设施 的本质安全程度;做到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最终减少和预防伤亡事故的发

2、本安体系理论基础:以冰山理论和海因里希法则为理论基础。 本安体系管理理念:

系统管理理念:一致性原则、全面化原则、系统化原则;

风险可防可控的理念:所有事故可以避免,安全生产要实现向源头管理

的转变;

未隧管理的理念:事故的发生是由大量不安全隐患造成的,要鼓励员工 报告隐患,事故调查要找出根本原因,避免事故需要从“小处”入手. 文化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社会责任、独立性和互通性的原则。 本安体系定位: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目标,

以危险源辨识和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为重点,符合国情、具有行业特色、可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的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3、本安体系的概述: 相关术语定义:

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

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对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

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损失的组合。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全过程。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

序和分级。

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

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

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

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

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

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管理标准: 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

制危险源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管理措施: 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

PDCA: 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

和改进,从管理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不安全行为主要

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安全管理而言,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基本建设全生命周期过

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 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 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涉及所有的系统,包括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及所有

工作任务、生产工艺、紧急与意外情况。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事故发生机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相关

的技术标准、企业内部信息。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目的:在企业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

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煤矿上的危险源以及其起因和后果。

危险源辨识是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危险源才能确定管理对象,进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

风险的特征:(1)不确定性。(2)客观性。(3)可测性。(4)损害性。(5)

潜在性。

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1)全方位管理。(2)全过程管理。(3)螺旋上

升管理。(4)以预控为核心。(5)双保险、闭环式管理。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区别:危险源辨识不同于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检

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

有可能产生或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控制。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经验分析法,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

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

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

(2)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安全

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在实践中比较常用主要是:安全检查表方法和事故树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须从几方面考虑:危险源辨识过程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

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4、体系的主要特点:

体系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

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