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理论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8:08: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游泳理论试题

一、 概念题(每题5分,共10分)

1、划水效果是指划水效果是指每次划水动作(包括蹬水动作)后身体游进的距离,它标志着动作的质量,通常用米/次来表示。

2蜗旋阻力是指物体的形状阻力使水在运动物体前的迎水面同物体后的漩涡去产生的压力差引起的。其大小与物体的投影截面和物体前后压力差成正比。 3动作节奏是指 :游泳时每一个动作周期内部速度的比例

4动作频率是指 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水次数。通常以次/秒或次/分来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竞技游泳的四种泳姿是 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

2、经常游泳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的阻力 压力 3、水的自然属性包括水的难以压缩性、粘滞性、流动性、导热性。 4、水的阻力决定了游泳的速度比陆地上的速度要慢。 5、人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取决于它的密度

6、中国游泳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获得1金、3银和 2铜共6块奖牌。 7、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一人夺得8块金牌。 8、游泳时所受到的阻力有三种即:摩擦阻力、形状阻力和波浪阻力

9、60年代我国游泳运动员,多人次进入世界男子100米蛙泳前十名的行列。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错误×)

1、蛙泳的呼吸技术应是低头闭气——吐气——抬头将气吐尽——吸气。( √ )

2、蛙泳技术的正确动作是臂腿同时运动。( × ) 3、蛙泳蹬腿时是用脚心蹬水。( × )

4、蛙泳收腿时应膝关节同肩宽,小腿向外展,脚心向上。( √ ) 5、仰泳、自由泳打腿的动作要领是,大腿带动小腿,做鞭状打水。( √ ) 四、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可多选) 1 游泳时较好的流线型(阻力最小)是:

A、四肢舒展开 B、两臂两腿伸直并拢

C、两手两臂尽可能向前伸直、双手并拢 ( BC ) 2、怎样获得水的支撑力( BCDE)

A、用力向后划水 B、屈臂划水 C、合理的手形 D、曲线划水 E、充分利用手和腿在有效动作作用 3、人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取决它的

A、重力 B、体重 C、密度 D、体积 ( C ) 4、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是

A、大 B、小 C、相等 ( A ) 5、游泳的蝶、仰、蛙、自四种姿势要求屈臂划水,为的是

A、泳姿优美 B、减少体力的消耗 C、找到新的支撑 D、使手始终对着身体运动的后方 ( D ) 6、蛙泳技术要求转身和到达终点时触壁(C)

A、任意方式 B、单手触壁 C、双手触壁 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简述蛙泳腿部动作的技术要领。

1

收——两膝同肩宽收大腿,脚跟找臀部;翻——小腿外展,宽于膝,两脚用力

勾起;蹬——脚跟用力向外向后蹬水;夹——两腿两脚并拢;

2请简述蛙泳腿和臂的动作节奏。

腿的动作是:慢收快蹬;手臂的动作是:慢分快抱慢伸。 3请叙述游泳时可通过哪几部分获得推进力。 (1)充分利用手和脚在有效动作中作用;(2)屈臂划水;(3)曲线划水: (4)合理的手型。

4简述呼吸、臂和腿的配合动作。

抬头划手、低头蹬腿、手动脚不动,脚动手不动 5简述自由泳腿部的动作要领。 大腿带动小腿向下用力,向上放松

6为什么人在水中运动时,得不到来自水的固定支撑?

水具有流动性,当水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如果外力大于水的原有内聚力,水层即被冲散,并使局部压力高于其他水层的水压。由于流体具有压力平衡的性质,高压区的流体就会流向低压区,或伴随外力的方向流动,以使流体压力得到平衡,这样就形成了流动。因为水的流动性,人在水中运动时,得不到来自水的固定支撑。

7人在水中为什么很快就会感到冷?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37℃,室内游泳馆的水温一般在25℃——28℃。水的导热性决定了人在水中热量的散发比在空气中多近25倍,散热较快。所以,人在水中很快就会感到冷。

8、为什么长期坚持游泳锻炼能提高呼吸机能?

游泳时人的胸廓要受到12—15kg水的压力,那么要想使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呼吸肌就必须不断的克服这种压力。另外,游泳时呼气一般都是在水下完成,而水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密度要大得多,因此要想呼气就必须用力,这样不管是吸气还是呼气都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力,从而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肺活量增大。

9、为什么人在水中运动的速度比陆地上要慢?

(1)水的粘滞性,当(人游动起来后)大于水的内聚力时,水层压力就产生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连接被冲散,各层流体的水分子相互之间的动量转化造成各层间的阻滞作用,产生水层摩擦来对抗外力,直至外力被削弱静止。外力越大,内聚力被冲散的越严重,水分子之间的摩擦作用也越激烈。这是人在水中运动时受到阻力的根源。

(2)水的流动性,决定了人在水中运动时,得不到来自水的固定支撑,大部分动作冲量都转移到了水的流动上,使人的动作冲量被流体的流动性所转移、吸纳、抵消或离散,得不到像陆地动作上动作用力的效果,难以在水中表现出爆发力式的用力,所以人在水中运动的速度比陆地上运动要慢。 10、为什么人在水中身体容易失去平衡?

水的难以压缩性告诉我们,水的密度不会因其深度变化而产生变化。而且,人进入水中后,水不会缩小体积,而是会排开相同体积的水。水的难以压缩性是人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根源。根据这个特性,在水中运动时身体保持平衡的难度大于陆地上运动。

11、怎样减少形状阻力?

2

减小迎水面和减小身后的涡流,使身体或动作更符合流线型。身体越是成水平姿势,其投截面就越小,阻力也就越小。要减小阻力就必须让身体保持水平姿势。

12、游泳时为什么划水动作要求曲线划水?

由于水具有流动性的特性,人在水中运动时,得不到来自水的固定支撑,就要不断地变化划水路线,找到新的支撑。

13、为什么长期坚持游泳锻炼能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冷水的刺激通过热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游泳时水的压力和阻力还对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中游泳时,身体所承受的水压达到每平方厘米0.02—0.05kg,潜水时随着深度的加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会加大压力负荷,从而使得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能得到锻炼;

由于游泳时人体所有的肌肉群都参加活动,需要血液把氧气和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给各肌肉群,这就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之锻炼得更有力,促使血管壁增厚,弹性加大,从而使心血管的机能得到加强。

一年级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重点

第三章 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 营养素

1.营养素的概念及七大营养素的功能与食物来源。 第二节 平衡膳食 1.平衡膳食的概念 2.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运动营养 1.运动前后的营养

2.不同运动的营养特点(了解)

第四章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运动处方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1.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包含哪几个原则 2.FITT原则

3.运动强度的适时监控原则

测量心率的作用;最大心率;靶心率 第二节 运动处方

1. 运动处方的内容包含哪几方面,如何制订运动处方 2. 运动项目的种类;了解各种运动项目属于哪一种类。 3. 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第六章 学生体质健康测评

1.重点了解各测试项目的测试目的 2.了解各项目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3.新《标准》评分表的使用方法

(1)等级评价分哪几个等级,掌握其具体分值 4.了解规定中第三、四、五、六条规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