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4:2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北省2010年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考试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在其他位置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 前字母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35分) 1. 世界观是( )
A.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 )
A. 上帝主宰一切 B. 个人最可靠
C. 他人最不可靠 D.物质世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 )的观点
A. 机械唯物论 B.相对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庸俗进化论 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A. 时间的连续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 时间的间断性 D.时间的重复性 5.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 )
A. 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6.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 )
A. 能动反映 B.自由选择 C.科学评价 D.主观创造 7. 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这实际上是说( )
A.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 C.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 D. 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 8. “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渡”。这两句
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9.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
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 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10.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方式 C. 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1. —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 实践——认识——实践 D. 认识——实践——认识 12. 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
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 C.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13. 在中国,为了洽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
A.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14. “万物皆备于我”是(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C. 外因通对内因而起作用 D. 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16. “居安思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7.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关系的总和
C.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18. 国家的本质是( )
A. 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B. 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机构 C. 不同集团、阶层的利益协调者 D. 社会管理机构 1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0. 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 )
A. 劳动者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生产工具 21. 我国的国体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
C. 以按资本收益分配为主 D. 以劳动者贡献大小为准 ’ 23.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 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 与时俱进 D. 解放思想 24.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中邓小平理论更突出的重要
特征是( )
A. 破除迷信 B. 解放思想 C. 与时俱进 D. 开拓创新。 2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C.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总体小康 26.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B.第三世界的存在 C.资本主义的存在 D.社会主义的存在 2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完善公有制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发展社会生产力 28.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9. 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
A. 基础 B.前提 C. 动力 D. 目标 30.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 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
A. 坚持爱国主义 B.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D.坚持改革开放
32. “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最早开始于( )
A.澳门问题 B.香港问题 C.西藏问题 D.台湾问题 3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34.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依法治国 B. 自由、民主、平等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人民当家作主 35. 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
A.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这些选项前的字母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10分) 36. 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
A.不可知论 B. 奉行从思想到物质的认识路线 C.把认识先验化 D. 把主体能动性抽象化 37. 下列选项中反映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有( )
A.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B.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