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17: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作者:谢萍萍 张裕荣 周 晶 林义佳 徐蓉蓉 张剑威 江冠民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改进当前的认定方法与制度,设定多维度、多方位和多层面的配套监督机制,用以量化贫困生认定指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法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文件中所述,贫困大学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因而支付教育费用窘困或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目前高校贫困生数量巨大,为使他们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认定方法和统一管理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和管理系统的现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建议,使体系更加规范、更加完善,做到真实性、实用性、及时性的统一。 一、现况和问题分析 (一)认定方法及量化制度

教育部对贫困生概念的解释主要是一种定性描述,无法量化,比较模糊,在资助工作中也难以操作。由于贫困生认定缺乏量化的指标体系,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贫困生认定还局限在传统单调的、凭经验主观式的定性判断上,量化的标准不明确,相关的认证指标缺乏可以令大众接受信服的依据,对工作的现实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不强,已无法满足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需要。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贫困生认定的方式、方法与标准上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并依据它来认定贫困生,但存在不少问题。改进当前的认定方法与制度,设定多维度、多方位、多层面的配套监督机制,量化贫困生认定指标,进而提高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准确性和济困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是极为重要的。 (二)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囊括了学生在校阶段生活、学习、科研实习、医疗保险、素质拓展、就业信息、生活和心理状况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能够集中反映高校学生的各种资料。对于负责奖助贷一线事务的学生管理老师而言,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快速掌握高校在助学助贫有关的各种事件的数据和信息,并能对这些学生信息实现转移和更改。当前,大多高校都对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尤其像教务、就业等关系到所有学生切身利益的信息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系统,已发展得相当齐备,并且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十分活跃。但是,贫困生档案的管理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贫困生档案管理无统一标准,大部分高校收集的贫困生档案仅仅是一张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状况证明,且局限于院系学生管理部门,未与高校档案室形成纵向联系。我们分析,可能由于贫困生只占学生群体的少部分,且贫困生档案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导致对此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到未雨绸缪。 二、解决方法 (一)认证方法

以前的认证方法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应该结合各方面因素,吸取各种方法的优点,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更为全面的认证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方法主要是从经济上考虑的。绝大多数高校应主要依据以下四个因素来认定贫困生:一是学生家庭年收入情况;二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月消费水平情况;三是学生交纳学费的能力;四是生源地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所以在贫困生认定方法上,应将这四种因素都考虑在内。将收入水平认定、学生平均消费水平认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认定综合考虑平衡,即为综合认定法。

首先,收入水平认定主要是根据学生家庭年收入的情况来认定贫困生,适合于生源地政府或部门来统计学生的相关信息,了解学生家庭综合情况,家庭收支以及直接影响其家庭经济收入的其他因素,包括:家庭人均月收入(农村家庭则为人均纯收入),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支出,家庭遭遇地震、火灾、洪涝、干旱、重大疾病等天灾人祸,家庭实际占有的社会财富等。尽可能全方位审查学生家庭情况,以此作为各种指标衡量学生贫困水平。

其次,学生消费水平认定主要是在调查确定全校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消费支出的比较,低于该水平的则为贫困生。大学生群体中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是通过消费环节体现出来的,而且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比较容易观察、描述、分析和测量,并容易将测量指标量化。所以,根据学生消费水平情况来了解学生个人在校综合情况,并以此作为认定贫困生的另一指标,科学评价学生个人综合情况是民主评议贫困生的最重要的观测指标。包括学生个人经济情况以及对其本人学习、生活的影响。学生的最低生活保障与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学生实际消费与家庭经济现状的差距以及学生在业务学习、参与集体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情况。从学生在校生活中经济活动的相互比较来判断,主要体现为学生在衣着、饮食、社交等方面的消费情况与贫困指标的差值。为体现德育为先的原则,个人综合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表现和学习态度。

第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认定是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水平进行调查摸底,并将学生消费水平与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对比,低于此线的为特困生,略高于此线的为贫困生。来自各个省市的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消费水平各异,但在此应该以学校所在地的生活消费水平为标准进行认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具体的实践中,应以民主评议为原则,使各种意见能充分表达。在贫困标准的确定方面,尊重学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参与确定测量指标和测量办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在贫困学生的认定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通过不同范围内学生的讨论、交流甚至辩论来取得各种意见的均衡。因此,可以采用:“学生个人申请 + 材料证明 + 同学或班级评议提出建议名单 + 辅导员意见 ”来集中评议确定。

1.学生个人申请: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结合学校认定贫困生的标准,以书面形式向学校递交申请。同时,承诺其所陈述的家庭经济状况、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2.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提出申请的同时,须提供有关本人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其中应包括监护人的职业及收入,家庭成员是否健全、患病或残疾,家庭中多人就学及交费标准,家庭是否被列为低保户等能够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材料等。

3.同学评议提出建议名单: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主持下,班级学生参与,对申请人所陈述的家庭经济状况、提供的证明材料、日常生活消费进行审查,进行小组讨论,收集同学意见,以准确了解申请者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提出建议名单,为进入下一阶段认定作必要的材料准备。 4.辅导员意见: 辅导员或班主任与级评议小组,根据综合审查情况,提出意见,确定接受班级民主评议的贫困生建议名单。并对认定为贫困进行建档管理。

如果在实践中能确实按以上方法来实行,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准确性和济困资金的使用效益便能大大提高,也能我国高等教育的资助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与均等。 (二)量化体系

针对高校贫困生档案管理的问题,我们建议在选择正确认定方法的前提下采用信息管理平台对贫困生档案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管理,将学生工作部门的纸质档案管理与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结合起来,对贫困生信息乃至全体学生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各项信息均为学生入学时的必填项目,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这分电子档案将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内容包括:

(1)贫困学生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