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介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03: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介绍

《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也是建筑、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测量的本质、原理和方法,为大地测量、摄影测量、矿山测量和工程测量等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 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掌握经伟仪和水准仪的操作与检校方法,了解现代测绘仪器; () 图根控制的测量与计算;

() 具有测绘与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初步能力; () 了解数字化测图的一般知识。

(一)课程教学内容

.总论:测量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测绘科学发展概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测量常用坐标系统,测量工作的内容和程序,地图的基本知识。

.经纬仪及角度测量:水平角测量原理,经纬仪的结构,水准器,望远镜,读数设备,测回法及方向法测水平角,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全站仪简介,水平角观测误差。

.距离测量:钢尺量距方法简介,光学视距,视距测量误差,光电测距,直线定向。

.高程测量: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普通水准测量,水准仪的检验校正,数字水准仪简介,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误差理论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概念、来源和分类,偶然误差的特性,精度的概念及衡量精度的数字指标,误差传播定律。

.国家控制网的建立:控制测量基本概念,国家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现代定位技术简介。

.导线测量:导线的形状与布设、经纬仪导线的外业观测与内业计算,附合导线、闭合导线的近似平差。

.小三角测量:小三角测量的概念,小三角测量布网形式及外业工作,线形锁近似平差;三角锁、中点多边形与大地四边形近似平差简介,交会定点。 .高程控制测量: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地形图测绘技术基础:地形测图的基本原则,测图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测图技术规范,图根控制技术方案,测图技术设计。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测图的准备工作,控制点展绘,测站点的加密,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数字化测图基本原理,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地形图的拼接、整饰、检查、清绘和验收。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的量测工作,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特点

.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 由于测量学实践性强,采用课内教学与课间实习相配合方法,边上课边实

验,提高教学效果。

. 布置适量的作业,增强学生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的培养。

. 专用周集中实习,增强学生动手与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 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演示测绘新科技、新仪器,拓宽学生知识面。

. 针对不同专业要求,专业教学内容上力求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改要求,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实物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讲授与实验实训相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体现了 \在做中学 \的教育思想,方法灵活,动静搭配,行之有效。 年我们首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测量学的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交替进行,课时比例按 ∶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