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7:44: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绪论

名词解释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 填空题

1.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种物质组成。(矿物质 有机物质 生物 水分 空气)

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或________ 和________ 。(自然肥力 人工肥力 有效肥力 潜在肥力)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水 肥 气 热) 问答题

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

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内(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 填空题

1 / 67

土壤颗粒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个不同等级。(石砾 砂粒 粉粒 粘粒)

土壤物理性沙粒与物理性黏粒的分界点是________毫米。(0.01)

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两大类。(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包括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大类。(层状硅酸盐类 简单的盐类 含水氧化物类)

我国土壤学家将我国土壤质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大类。(砂土 壤土 粘土)

土壤中有机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新鲜的有机物质 半腐解的有机物质 腐殖物质)

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矿物质化 腐殖质化)

土壤中腐殖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个组成成分。(胡敏酸 胡敏素 富里酸)

一般有机质含量高于________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20%)

砂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砂土,粗粉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壤土,黏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黏土。(50% 30% 30%) 单项选择题: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 时(B)。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蛭石是(A)。A 次生矿物

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A)。A 强

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A)。A 50%以上 黏重的土壤一般含有(B)。B 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D)。D 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B)。B 腐殖酸

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B)。B CO2和H2O等 一般来说腐殖质的吸附能力(A)。A 比黏土矿物强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D)。D 吸附能力强 问答题: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有哪些类?

答: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简单的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2)含水的铁、铝和硅等氧化物类,(3)层状硅酸盐类如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化云母类等。

大多数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基本结构单元是铝氧片和硅氧片。 如何改良土壤质地?

2 / 67

答:土壤质地的改良途径:掺砂掺粘,客土调剂、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增施有机肥、种树种草,培肥土壤。 影响土壤有机物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包括:土壤条件、有机质组成及状态。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些什么影响?

答: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缓冲性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及其他方面的作用。 有些什么途径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答:大量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堆制的垃圾肥,将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作有机肥料等。 第三章 名词解释

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环境pH的变化而变化。

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一般用pH来表示。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法定单位为:mmol?kg-1。

土壤钠离子饱和度:交换性Na+与全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

土壤反应的指示植物:对土壤酸碱性反应很敏感的作物,称为土壤酸碱指示植物。 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与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度:土壤中的有机质与矿物质颗粒结合成为有机无机复合颗粒的程度,一般用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含碳量占土壤总碳量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形式)来表示。 填空题

土壤胶体是指颗粒在________的土壤颗粒。(0.1~0.001μm)

土壤胶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土壤永久电荷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同晶替代、矿物晶格断键) 土壤酸的来源是________。(活性酸、潜在酸)

土壤酸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碳酸盐、重碳酸盐)

一般来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小于________时,土壤保肥能力差;大于________时,表明土壤保肥能力强。(10 cmol/kg 20cmol / kg)

3 / 67

当交换性钠离子占土壤交换性阳离子________时,土壤物理性状会出现恶化。(15%)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变化规律是________。(南酸北碱)

使土壤呈酸性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H+ Al3+) 单项选择题:

土壤胶体是(B)。B 很小的土壤颗粒

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钙盐,土壤颗粒会(B)。B 团聚在一起

土壤吸附阴离子的结果是(A)。A 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增大 被土壤颗粒吸附的离子(B)。B 部分能够被其它同性离子交换下来 如果向土壤加入钾盐,土壤溶液中浓度增加的是(D )。D 钙离子 蛭石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A)。A 同晶代换作用 土壤中的活性酸一般(C )。C 几乎相等

向土壤加入很少量的稀碱水溶液,大多数土壤的pH值会(C )。C 没有明显变化 问答题:

土壤胶体有哪些类型? 答:土壤胶体从形态上可分为无机胶体(也称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有机胶体即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无机胶体主要由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无定形氧化物组成,有机无机胶体是由土壤中的有机化合物与粘粒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等作用形成的各种复合体。

土壤胶体为什么具有吸附能力?

答:土壤胶体不仅表面积很大,而且带有大量电荷,因而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土壤吸附如何分类?

答:按吸附的机理和作用力的性质可将土壤的吸附性能分为机械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5种类型,按照吸附的离子种类可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

简要说明土壤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答:交换反应是可逆的,交换反应是等当量进行的,交换反应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 土壤的离子吸附作用是指土壤胶体颗粒通过把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体微粒的表面上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在扩散层,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将胶体上吸附的离子代换下来的作用,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作用,主要是阳离子交换作用。 说明土壤离子吸收和交换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答: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吸附性强的土壤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均强,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强。

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的组成决定了土壤的酸碱反应。土壤酸碱性与土壤的盐基饱和程度有关,一般盐基不饱和的土壤,土壤胶

4 / 67

体上有较多的致酸离子Al3+和H+,使土壤呈酸性反性;而盐基饱和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土壤胶体上吸附了大量的交换性阳离子,从而使土壤对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 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土壤胶体凝聚和分散的特性受土壤胶体上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的影响很大,而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分散直接关系到土壤的结构性。

说明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答:Fe、Mn、Zn、Cu、Mo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其它养分元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土壤酸碱度与微生物的活性及种群分布密切相关,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农业上一般通过向土壤施用石灰来调节土壤酸度,施用有机肥料、硫磺、硫化铁、生理酸性肥料、石膏等措施来调节土壤碱度。 网上教学活动计划

土壤与肥料的网上教学活动计划分为6次,把每章的学习要点和练习题提供给大家, 练习题按照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来出,全部附有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期末有实时网上答疑。随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以及课程的日常答疑回答同学的问题。 第五章 土壤的水气热 名词解释

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萎蔫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或永久萎蔫点。

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

土壤呼吸:土壤通气性主要反映土壤向大气排出CO2和大气中的O2进入土壤,因此用土壤呼吸表示土壤通气性的强弱。 墒:土壤有效水分的经验判断。 土壤导热率: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 1℃ 时,每秒流入单位面积土壤断面( 1cm 2)的热量,单位是J/(cm?s?℃)

土壤导温率:在常温和常压状态下,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 1℃ 时,单位时间流入单位面积土壤断面( 1cm 2)的热量使单位体积( 1cm 3)土壤温度所发生的变化,单位是cm2/s。

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单位容积的土壤,温度每变化一度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是J/(g?℃)或J/(cm3?℃)。

土壤有效水:指作物根系能够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其含量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萎蔫系数的差值,最大量是田间持水量与土壤萎蔫系数的差值。

旱作农业:是指在有限降水条件下,不采用灌溉而种植作物的农业,也称集雨农业、水保型农业和雨养农业。

5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