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3 1:56: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一、对点练 1.(2018·河北邢台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草碧 完颜璹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注]。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栏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注】 东君: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2.(江西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 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3.(2018·贵州贵阳市摸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1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4.(2016·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二、综合练

(一)(2018·江西六校第五次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5﹒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两项是( ) A.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E.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6.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

答:

2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二)(2018·江西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风(其二) 杜 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8.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三)(2018·河南省八市测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桃花① 罗隐

暖触衣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②,半里红欹宋玉墙③。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 ①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第,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②文君酒:“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西汉才女卓文君曾在临邛当垆卖酒。③宋玉墙:宋玉在其《登徙子好色赋》有“臣东家之子登墙窥臣三年”之句。

9.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漠漠香”中“漠漠”一词引人联想,写出了春天桃花灼灼其华、袅袅其香的特点。

B.“间梅遮柳不胜芳”一句,通过桃花和梅柳的对比,映衬出桃花可以和梅柳的芳姿相媲美。

C.颔联两句用典,用意在于写桃花给人的惊艳效果,其红艳的外表堪比美女。 D.颈联两句写出了桃花尽日无人欣赏,经过春雨之后芳华凋零即逝的冷落凄凉。 E.桃花艳而易凋,常喻薄命佳丽,本诗大赞其味香、态美、色艳,实属独辟蹊径之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