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复习题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02: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名词解释

1.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淡水、海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学科。

2.漂浮性卵:是鱼类的雌性生殖细胞,它的特性介于浮性卵与沉性卵之间,卵的密度稍大于水,卵产出后即吸水膨胀,有较大的卵间隙。 3.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食物的鱼类。又可分为伏击式猎食性、追捕式掠食性和吮吸式猎食性。

4.生理生态产卵:将生态法与生理法结合运用,既注射催情剂又提供合适的生态条件的产卵方法。

5.胚前期:是精、卵细胞发生和形成的阶段。

6.混合性营养期:随着鱼体内鳔的充气,消化道、眼、鳍等初步发育,鱼苗一边吸收卵黄,一面开始摄食外界食物。 7.摄食效率:成功捕食到食物对象的反应次数占已进行过的捕食反应次数的百分数。

8.养殖周期:是指饲养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 9.主养鱼类:又称主体鱼,也就是主要的养殖鱼类。

10.合理放养:包括合理的放养对象、确定放养种类间的合理比例、合理的放养数量和良好的鱼种规格。

11.养殖容量:在特定水域和养殖对象条件下,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保持环境友好,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手段,实现养殖生物学安全,保证水域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单位水体对增养殖对象的最大承载量。 12.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13.经营管理:包括经营和管理两部分内容。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实现企业的长远性总目标所进行的制定方案等一系列组织活动。管理是对企业的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按市场和生产

要求进行有效地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利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14.经营决策:为了解决企业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手段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 15.鱼类增养殖:包括养殖和增殖两个部分。鱼类增殖是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促使其生长发育繁殖,最终培育成满足市场需求的食用鱼的过程;鱼类增殖是指对天然水域鱼类资源进行繁殖保护以及鱼苗、种苗人工放流,增加鱼类资源数量的过程。

16.产卵率:实际产卵量和理论产卵量的比值。

17.全人工繁殖:从亲鱼培育至鱼苗孵出都在人工控制下进行,可按计划大量生产鱼苗的繁殖方法。

18.鱼苗培育:将初孵仔鱼经一段时间的饲养,培育成3cm左右的稚鱼的过程。 19.摄食量:鱼类在一定时间内摄食的食物数量或生物量。

20.饥饿期:仔鱼在卵黄囊耗尽时没有从内源性营养转入外源性营养,就进入了饥饿期。

21.口开饵料:大多数鱼类的鱼苗只能依靠吞食方式来获取食物,而且其食谱范围也十分狭窄,只能吞食一些小型浮游生物,生产上通常将此时摄食的饵料称为开口饵料。

22.不可逆点:指仔鱼因饥饿抵达某一时间点,尽管还能生存一段时间,但其身

1

体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故也称不可逆饥饿点或生态死亡点。 23.仔鱼腰点

24.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25.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物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上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养殖精养等模式。

26.海洋牧场: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

27孵化率:初孵仔鱼与受精卵数量之比值。出膜期不易准确统计,一般用出膜期前期活胚胎占受精卵总数百分比来表示孵化率。 初孵仔鱼数 × 100% 孵化率 = 受精卵数

28.消化率: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称为消化率 29.一次产卵鱼:

30.工厂化养鱼:以机械、生物、化学与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一种封闭式循环水鱼类养殖方式。 31.养殖密度

32.胚胎期: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到孵出阶段。 33.饵料选择性指数

34.混养:是充分混合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率的有效措施。可分为种内混养和中间混养两种类型。 35.单养:

36.杂食性鱼类:其食物组成比较广泛,往往取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食物,有动物性也有植物性的,亦食部分水底腐殖。 37.开花育苗

38.放流增殖:就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

39饱食量:满足养殖鱼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进食量。 40.多次产卵鱼:\\ 41仔鱼危险期

二:填空题

1.在一个水体中养殖一个鱼类品种称为( 单养 ) 在一个水体中养殖两个以上的鱼类品种称为( 混养 ) 2.养殖用水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有几种处理方法? 目的:将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换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水质达到洁净可重新利用。

处理方法:①物理法②化学法③生物法 3.暖水性鱼类繁殖的水温一般在什么范围? 温水性鱼类繁殖的水温一般在什么范围? 暖水性鱼类繁殖的水温一般范围:23~30℃

2

温水性鱼类繁殖的水温一般范围:22~26℃ 4.“四大家鱼”催产第一针的目的是使卵巢从什么时期向什么时期过渡?

“四大家鱼”催产第一针的目的是催熟,也即使卵巢从第Ⅰ期到第Ⅴ期过渡。 5.鱼类能否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生活主要取决于什么能力?

鱼类能否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生活主要取决于鱼类耐受盐度变化适应能力。 6.鱼病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鱼病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 7.鱼花下池塘培育要从池塘什么地方下苗?

从池塘的上风口的位置,距离池塘岸边一些位置的地方下苗。 8.网箱养鱼要求网箱的深度为多少?

网箱的深度依据水体的深度及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来决定。一般在水库中网墙的高度取2~4m,湖泊取1.5~2m为宜。敞口式网箱的网墙应高出水面70cm。 9.成鱼活鱼运输前一般要求停喂饲料多久?

成鱼活鱼运输前一般要求应提前一天停喂饲料。 10.养殖成品鱼要求每天投料多少次以上? 养殖成品鱼要求每天投料2次以上。

11.新中国成立后,鱼类增养殖取得科技成就有几方面? 鱼类增养殖取得的科技成就:

①鱼类遗传育种研究

②鱼类种质资源及保存技术 ③鱼类增殖与保护

④鱼类生殖生理与人工繁殖技术 ⑤鱼苗、鱼种生物学及其培育技术 ⑥养鱼池生态学与食用鱼养殖技术 ⑦稻田养鱼生态系与综合技术

⑧冰下水体生态系与鱼类安全越冬技术 ⑨鱼类养殖种类与养殖方式

12.草鱼吃草时借助什么牙齿帮助消化? 咽齿

13.石斑鱼性腺发育是什么先成熟,后什么成熟? 雌性先成熟,雄性后成熟。

14.鳗鱼不能大规模养殖的技术难题是什么? 繁殖技术

15.海洋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①污染源广②持续性强③扩散范围广④防治难、危害大。 16.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几方面?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环境因素有:营养、温度、光照、水流、盐度。

17.鱼类人工繁殖的主要设施有那些?

答:水质净化处理设施,产卵设施,孵化设施,增氧与控温设施,其他辅助设施如检测设备、电力设施及库房。

18.影响鱼类苗种生长的因素有几方面?

答:光照和水温,水体大小及苗种培育密度,营养与饵料,水化学因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