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4:14: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201801

1洪波涌起 2造化钟神秀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鬓先霜,泪空流 5先天下之忧而忧 6 B

7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 宫市 劳动人民

8《列子·汤问》 战国 9 D

10 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愚公应该移山。因为“移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进步发展。

示例二:愚公应该搬家。因为“搬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11 ⑴更换 ⑵更加 12 C

13 我非常羞愧脸红,说不出一句话来 14 B

15形成条件和分布地区(分布情况)。作比较 突出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巨大价值。 16 ⑵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⑶可能引起海底地质灾害,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17第⑤段是紧承第④段,介绍可燃冰的储量和价值,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利”,第⑥段开头用“然而”一转,介绍现阶段开采可能造成的“弊”。文章是按照由利到弊(先利后弊)的逻辑顺序安排的,所以这两段不能调换。 18 D

19栖息

20母亲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试着从失去丈夫的哀痛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生活。 21“绞”字写出“我”对母亲的担忧和心疼;“炉盖微微颤动”仿佛是“我”内心的颤动;“炉子在不停地喝酒,渐渐地醉了似的”则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沉重的愁绪越来越浓厚。 22 C

23 评分标准:举例1分,分析4分,语言表达2分。

例一(7分):

第④段“母亲吩咐活儿的时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着圆圆的一点红色,就像一颗红豆似的,那是父亲咽气时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

第⑨段“母亲掀开炉圈去看炉膛的火,这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她的眼睛如此清澈逼人——是因为那颗红豆已经消失了!”

(或概括为“关于母亲左眼里‘红豆’的描写。”)

j精选

分析:生离死别是人生难以逾越的坎,通过对母亲眼里的红豆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母之间感情真挚生死相依。红豆的出现到消失体现了爱的绵长爱的坚韧。至亲至爱的人离我们而去,是“凄切”的,但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美好的回忆,总能给人以“温暖”和活下去的勇气。

例二(说得不透彻,酌情扣分):

第③段“母亲很快从门外走进来,她的一只手里提着袋面粉,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捆被冻得又白又直的生葱,她把它们放在锅台前,一副要大大忙年的姿态。” (或概括为“第③段母亲准备过年了。”)

分析:这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母亲硬是把所有的悲伤和痛苦全都咽了下去,挺起精神准备过年。因为她知道,虽然丈夫离她而去了,但她还得活着,孩子们还得活着。所以她必须咽泪装欢地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一种平静,一种坚韧,然后才能带着孩子们好好地生活下去。

24 主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一句一分,错一处全扣) 25 ABCD

26屡战屡败:是贬义,指兵力弱小,策略错误,指挥无能,将士不肯拼命作战,结果是一败再败等等。 屡败屡战:是褒义,意为虽然屡次遭受挫折失败,仍然努力不懈,以显示其奋勇无畏、不取胜不罢休的精神。

27作文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j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