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优化探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20:3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优化探索

作者:刘洋 沈华章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 要:认识实习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过程管理与考核、青年教师培养、实习内容、主题讲座以及建立典型案例BIM模型等方面提出改进优化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认识实习;优化措施 一、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资源逐渐紧张,导致地面空间不足,限制了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因此,人们试图开发地下空间以解决因人口扩张带来的交通堵塞、生存空间拥挤等城市问题。为培养地下工程方面的技术人才,教育部设置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而认识实习是本专业三大实习之一,对学生了解和认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这是学生在学习地下工程概论后在工程现场接受的第一次实践性教学。目前,2015级、2016级学生已经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了认识实习,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开展了有益的教学优化探索,以期在后续认识实习教学中不断完善,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性差。由于学生专业知识储备较少,无法正确理解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思考和分析,很难融入实习过程,对参观的工程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2.师资力量不足。认识实习的指导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大部分为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无法准确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考核制度不完善。因指导教师较少,实习过程中无法兼顾每位学生,使得认识实习的最终成绩依靠统计出勤率和批阅实习报告来确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没有得到体现,导致部分学生实习时不认真,甚至通过抄袭、拼凑实习报告等方式取得实习成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教学优化措施

1.加强过程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实习动员时,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等,详细介绍实习工程情况,使学生现场参观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增加指导教师人数,实习前将学生分组,每15人安排1名指导教师进行过程管理。2016级学生认识实习时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成绩由30%的平时成绩、20%的实习日记成绩、30%的实习报告成绩和20%的实习答辩成绩构成,平时成绩由所在小组的指导教师依据表现给出,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成绩由指导教师轮换评分给出,实习答辩成绩则由指导教师组成的答辩委会依据答辩表现给出,由此确定最终成绩。

2.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根据《安徽建筑大学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的规定,高校应组织实施青年教师顶岗培训,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锻炼和学习,参与实际工程;吸纳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跟随经验丰富的教师从事地下工程方面的科研活动,以增加青年教师的工程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解答现场问题。

3.优化实习内容。作为地方性高校,为服务地方发展,地铁与隧道成为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面对类型众多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按照培养方向增加参观地铁车站、隧道的时间,同时参观其他类型的工地,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现场参观与讲座相结合。现场参观时,由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工程主讲,指导教师辅助,学生边参观边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提问,这样可以提高现场讲解的效果。参观完成后,校内就当日参观的工程开展主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同时将涉及的专业知识加以介绍,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5.建立典型工程案例的BIM模型。基于BIM技术平台,建立地铁隧道、地铁车站、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等三维模型,制作地下工程各类施工方法的过程管理视频,能使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工程现场虚拟参观,加深对地下空间的感性认识,在现场参观时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 四、结语

认识实习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认识实习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教学优化措施。但如何提高认识实习教学效果,仍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钱七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1998(2).

[2]唐礼忠.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2(5): 88-9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zytz019)。

作者简介:刘洋(1986— ),安徽宿州人,博士,讲师,从事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