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团发展模式及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4:41: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高盛集团发展模式及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思考

搐要:自2007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对华尔街投资银行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这场重大的金融风暴中,高盛集团成功地幸免于难,2007年实现了净利润增长22%的良好业绩,并于2008年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均体现了高盛集团惊人的实力。本文从发展概况、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状况等方面对高盛集团进行分析,对高盛集团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判断,总结高盛集团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盛集团;投资银行;财务分析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崩溃,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将近75年的金融神话也在一夜之间崩溃。贝尔斯登、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2008年9月21日,高盛宣布将成为美国第四大银行控股公司并接受美联储的监管,同时宣布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还有摩根士丹利。华尔街前五大独立投资银行至此无一幸免于此次金融危机,独立投资银行模式最终覆灭。尽管五大投资银行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均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损失程度却不尽相同,其中高盛集团无疑是业界翘楚。在各大投资银行危机初现的2007年,高盛集团每股盈利增长25.6%,在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的2008年,高盛集团每股收益连续3季度增长,2008财年前9个月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达到14.2%。高盛集团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可以独善其身,对我国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值得借鉴。

.

.

1高盛集团发展概述

1869年,高盛集团由一位从事企业商业票生意的德国裔犹太移民Marcus Goldman成立,1896年,高盛集团被邀请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时,Samuel Sachs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公司,并将公司的名字组合成为现在的Goldman Sachs。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130年之后,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总部设在纽约,在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和其它主要世界金融中心均设有分支机构,向全球多行业客户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2008年,高盛集团由独立投资银行模式转型为接受美联储监管的银行控股公司,目前仍是世界领先的投资银行、证券及投资管理公司,面向世界各地向重要、多样化的客户提供全系列的服务,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高净值个人。高盛集团自创立至今已经上百年,由当初家族式、合伙人制的小企业成为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之一,其核心是高盛集团的团队合作精神、客户至上原则、以人为本的公司文化价值观。

1.1高盛集团发展战略分析

高盛集团企业文化中的14款商业原则是贯穿高盛集团整个发展历程的一个长期战略。高盛集团以14款商业原则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实施竞争战略。高盛集团注重对客户需要的最大程度的满足,为了实现该目标,通过各种渠道招聘、挽留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团队沟通、交流与合作,不仅吸引了大量客户,而且提高了公司的声誉。因而,高盛集团的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且良性循环,将其贯穿于业务准则中则使得企业文化能够深

.

.

入人心,有效实施。高盛集团把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作为其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提供别人不能提供的,做别人不能够做的,敢为天下先,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在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性使高盛集团拥有了异质性,在与其他银行竞争时增加了更重的砝码。

1.2高盛集团公司治理与公司结构分析

高盛集团采用一元董事会制的治理结构,即不存在监事会对董事会行使监督权。大多数委员会由独立董事组成。全体股东下设董事会,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行使其它各项职责。董事会由审计委员会(Audit Committee)、公司治理和任命委员会(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Nominating Committee)、薪酬委员会(Compensation Committee)3个委员会组成,每个委员会需要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委员会的行动,以及相关重大问题由委员会审议的情况。董事会下设管理委员会,由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成员组成。管理层下设顾问经理、高级经理和国际顾问委员会。

1.3高盛集团业务结构

高盛集团业务板块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服务类型的相似性、服务提供方式、服务的客户类别和收到的监管环境等,主要分为投资银行、交易和直接投资、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集团3个板块。业务板块的划分与公司业务部门的组织结构设置并不完全一致,每个板块可能包括多条业务线、多个部门的贡献。具体来说,高盛集团采用事业部和地方总部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结构,管理委员会是最高管理机构,业务线的作用高盛集团的三大业务板块下设顾问服务部、融资部、投资部、

.

.

证券部和研究部5个业务部门,另设有人力资源部、总裁办公室、法律、合规和管理部以及运营、技术和财务部等支持部门。

2高盛集团财务状况分析 2.1资产状况分析

高盛集团2000--2007年年报显示,总资产和各类资产都高速增长。高盛集团的总资产2000年2 844亿美元,2007年扩张到接近11200 亿美元,增长了近7000亿美元,几乎增长了2.5倍。当然,与总资产一起增长的是各种类型资产的增长,其中增长比重最大的是盈利性资产,从2000年的236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357亿美元,净增长额为6993亿美元,占总资产增长额的97%。2008年,高盛集团的总资产自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了下滑,由2007年的约11 198亿美元下降至8845亿美元。

2.2盈利水平分析

高盛集团的每股收率从2001年持续下降,至2003年开始迅速增加,从2005年的11.2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9.96美元,到了2007年增加到了24.70美元。这是由于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摆脱了自2001年衰退后较长时期的低迷复苏阶段,走上了强劲的复苏之路,2003-2004年经济增长都保持在3%以上,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增长等重要指标回复或接近繁荣期平均水平。经济的复苏推动了美国股市的发展,股指连续上升,高盛集团通过将自有资金投向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外汇交易等领域而在自营业务上赚取了大量利润,因此每股收益也大大增加。2008年,高盛集团的每股收益仅为4.47美元,较之2007年下降幅度很大,这仍然与美国的大环境有

.

.

很大的关系。2007年,美国经历了金融危机,其影响在2007年还不够明显,但在2008年就十分清晰了。整个行业都不景气,高盛集团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2.3业务收入结构分析

200l-2002年高盛集团税前收益和业务收入均有所下降,从2003年起逐年增加,业务收人从26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880亿美元,税前利润从3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76亿美元。这期间高盛集团从2005--2006年增长率较为可观,两者分别增加了260亿美元和63亿美元。2008年总收入和税前利润出现了下降,其中又以税前利润降幅为大,为23.36亿美元,较2007年下降了86.7%。高盛集团年报中把业务收入主要分为投资银行收入、交易和直接投资(佣金收入和交易性损益)、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利息收入4类。由于2008年的各项指标与历年差别较大,为说明问题,本文主要看2000-2007年的数据。2000-2007年各类业务收入对总业务收入增加202美元的贡献依次是交易和直接投资、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净利息收入、投资银行业务。高盛集团在发展中,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所以在交易和直接投资业务中收入增长较快。从高盛集团业务收入比重上看,平均来讲交易和直接投资收入在2001-2008年都占50%以上,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比重排第二,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以及净利息收入比例较小,并在2003年以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8年的情况与前7年明显不同,除了交易和直接投资的比重降至50%以下,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净利息收入的比重都在增加。通过以上对高盛集团资产状况、盈利状况和业务收入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