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6:30: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学习+K12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说明( )
①物质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②物质是指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④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这一发现印证了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新发现不仅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也意味着科学家抓住了揭开宇宙奥秘的“钥匙”。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
②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是一样的 ③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④物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如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这里的“变易”和“不易”分别表明( )
①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②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③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世界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2016年9月14日13时12分,西安市临潼区发生2.9级地震,周围地区有震感。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
①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 ②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④就具体存在方式来说,物质是静止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这启示我们( )
①要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改造自然就必然会破坏自然 ④客观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6年6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亚历山大·冈察洛夫(AlexandreF.GontCharov)研究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并结合脉冲激光加热技术,直观呈现了地球内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铁的热力学行为,从而解释了地球磁场稳定存在的原因。该成果具有解释地球磁场由来和解读地球温度演化的双重意义。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类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④人能够认识和创造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电影《美人鱼》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下列表述与该台词哲学寓意一致的有( )
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③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④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放功,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东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中国航天取得的一个个胜利,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作出了贡献。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③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规律造福于人类 ④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于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这是基于( )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
第12题图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人民银行表示,2016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当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6年,央行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金融改革开放措施,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包括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及央行政策利率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1)运用“认识运动”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稳健货币政策的哲学内涵。
(2)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说明央行的金融改革如何有效推进? 教育学习+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