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0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之《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个别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想象出《望天门山》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一个奇幻美妙的童话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一起去感受现实生活中大自然山水风光的别样魅力!(一起阅读单元导读) 进入新课学习:

现在,我们将要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第一首就很了不得了,它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写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描绘天门山美丽风光的《望天门山》。 二、初读课文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意境。 2、出示正确的诗句停顿划分图。

3、说明朗读本诗需要注意的几点,全班一起朗读。 三、作者介绍

1、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及时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建有游侠、隐士、道士等人的思想气质。儒家、道家、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李白留给后世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报复,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2、出示李白的画像,并做简单说明 四、学习《望天门山》

(一)介绍古诗背景,喂整体感知诗的意境打下基础 1,介绍天门山和楚江,让学生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 2,欣赏长江美景。

(二)找出文中的几个字,并查阅资料解决。 1,望、开、至、此、回、孤帆 (三)赏析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

(1),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2、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2),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再次感知断、开、回,这几个词)

(4)、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诗句的意思.

《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