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A)卷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2:3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社会心理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社会心理学与( )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两大基础。 A.普通 B.生理 C.发展 D.动物 2.态度的构成要素中,核心成分是(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行为倾向成分 D. 价值成分 3.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绪论》中用( )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A.学习 B.本能 C.模仿 D.强化

4.以下选项中,( )是社会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实验研究。 A.勒温关于从众问题的研究 B.霍夫兰关于服从问题的实验 C.勒温关于群体动力问题的研究 D.拉特纳关于劝导与态度改变的研究 5.认知失调理论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罗森伯格 B.勒温 C.贝姆 D.费斯汀格 6.“文化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海德 B.霍妮 C. 辛格 D. 沙赫特 7.科学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8.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 A.客我 B.反思自我 C.镜我 D.物质自我 9..认为人在改变态度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的理论是( )。

A. 平衡理论 B. 认知失调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 角色转换理论 10. ( )年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开始。 A.1936 B.1908 C.1895 D.1912

11.( )是用行为主义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 A.社会交换论 B.社会学习论 C.符号决定论 D.精神分析论 12.行为主义主要的假设是

A.先前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B.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现时现场的所思所想 C.以前的信息加工对现在有影响 D.环境对人的现时行为有决定作用

《社会心理学》试题 第 1 页 共 3 页

13.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称为( )

A.认知失调理论 B.三阶段论 C.社会交换论 D.平衡理论 14. 人们普遍都认为上海人比较精明,这可以称为( ) A、固定化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5. 社会知觉、态度等,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层面 A.个体 B.人际 C.群体 D.社会

二、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

2. 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 3. 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 4. 一个人的态度很容易从他的行为中推测出来。( )

5. 成人期个体的人格依然在成长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个体要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这一过程称为再社会化。( )

6. 人们总是倾向于去喜欢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

7. 根据詹姆斯的理论,可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生理自我、物质自我、社

会自我三种。( )

8. 人际关系由表层发展至亲密,人们也不一定会揭露更多有关自己私人的

信息。( )

9. 人际沟通可以通过动作、空间距离来实现,所以不一定要借助语言信号

系统。( )

10. 挫折论认为挫折会导致侵犯行为,并且总是指向挫折制造者( )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2. 群体极化 3. 依从 4. 态度 5. 留面子效应

四、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分析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2. 人际关系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社会心理学》试题 第 2 页 共 3 页

3. 列举印象管理策略。 4. 影响服从的原因有哪些? 5. 分析沟通过程及组成要素 6. 社会知觉中主要的偏差有哪些? 五、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分析三个和尚无水吃现象,并提出预防措施? 2. 试述控制与减少侵犯行为发生的措施。 六、 案例分析(10分)

18岁青年刘某为抓小偷被歹徒刺穿心肺,血流不止,在他身边有几十个围观的群众,却无一人帮忙。直到五六分钟后,才出现一好心男子,将刘某抱入诊所。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试题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