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张海5区块储层预测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02: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港张海5区块储层预测研究

作者:王帅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9期

摘 要:大港张海5区块地处滩海地区,井距大,薄互层发育,储集层反演预测工作十分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地质统计方法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在纵向上对厚储集层及薄储集层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最低可以识别5米左右的砂层,有效地反映单井点和井间储集层预测,且在横向上岩性尖灭点清晰,满足研究区开发阶段对单砂体刻画的要求,开展储集层平面展布特征研究,降低产能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关键词:拟波阻抗;地质统计方法;储集层反演;埕海油田 1 研究区概况

大港张海5区块位于河北省黄骅市以东0-5米极浅海-浅海海域,区域构造隶属张东构造位于埕宁隆起向歧口凹陷过渡的斜坡部位,构造面积192平方公里。该区已在上第三系的Nm、Ng,下第三系的Ed、Es1、Es2、Es3以及下古生界的O系获得工业油气流,共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912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3亿方,开发动用地质储量12087万吨。本地区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样化,储层以薄互层为主,砂体刻画难度大,这给以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带来巨大挑战。为提高海上开发效果,提出了歧口滩海复杂断块薄互储层精细刻画与水平井开发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支撑了研究区高效开发。 2 预测方法

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应用了对声波、密度、波阻抗、岩性等数据进行直方图分析和变差函数分析及拟合运算等地质统计学技术,这项技术通过讨论已知离散地质数据在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这些特征及关系进行数学拟合,得到的拟合函数与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推广应用到三维地质空间,模拟并推算未知区域的地质规律。

地质统计学反演主要是利用在井点位置得到的地震、地质及测井统计数据及其关系,运用一种非线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数学算法相结合技术和一些空间约束条件,在整个目标空间推而广之,以求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所有资料并使反演结果与已知条件吻合的目的。反演结果既最大限度地符合地震反射资料特征,又受地质构造框架模型、井点已知先验资料的三维空间统计模拟结果控制,在钻井较多地区与实钻井吻合好,储层分辨能力强。利用该反演结果的高分辨率数据体可以比较清楚、准确地进行储层预测解释工作。

地质统计学反演,是在统计井点岩性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对井点的离散数据-岩性(一般为砂岩和泥岩)和连续数据-波阻抗,进行概率分布函数拟合以及变差函数分析,然后将拟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得到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变差函数,推广应用到整个三维空间,井间以地震资料为约束,在高斯模拟和克里金算法的控制下,获得岩性和波阻抗两套多个等概率的实现。

本区岩性体层薄、识别困难,拟声波反演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地质统计学岩性反演具有识别薄层的优势,其关键质控参数为概率分布函数、变差函数,在拟声波反演的基础上,结合沉积认识,通过井点地质统计拟合,确定岩性体三维空间参数特征。

具体的,首先分别统计各个储层段的岩性比例,然后分层段分岩性进行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及变差函数分析拟合,通过砂泥岩概率分布函数确定砂泥岩概率分布的范围,变差函数拟合主要是为了确定X、Y和Z三个方向的变程,依据钻井纵向上岩性的统计分析确定Z方向的变程;结合区域地质沉积认识及擬声波反演砂体预测结果,研判地质体平面的延展程度,给定合适的横向变程控制。 3 反演效果分析

地质统计学反演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叠后储层预测反演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它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突破地震频带宽度的限制,获得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和岩性等属性资料,反演结果与井可以达到最佳的吻合。

从井点的反演结果来看,反演结果与井点的岩性解释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储层在纵向上能够很好分辨,无论是薄储层还是厚储层,反映的都很清楚,能有效识别5米左右的砂层。

地质统计学岩性反演结果,在纵向分辨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的横向分辨率,砂体横变化自然,尖灭点清楚,无论厚层还是薄层,井间变化都很合理,与砂体连井对比剖面有很好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李廷辉,岳跃龙,胡永军,常德双,王小善.Jason反演技术在张东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108-113.

[2]于长华,袁淑琴,董晓伟,刘爱平,闫戈英.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砂岩储层沉积特征[J].新疆地质,2009,29 (4):390-393.

[3]牟智全,周立宏,易继贵,王照华,高旗.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张东地区的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 (6):849-856.

[4]张江华,林承焰,王友净,王贺林.地震地质精细预测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_以大港滩海张东地区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44(2):206-2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王多云,李凤杰,王峰,刘自亮,王志坤.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中的一些沉积学问题[J].沉积学报,2004,22(2):193-196.

[6]柴细元,李丽荣,刘志云.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在张东地区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0,24(2):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