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450-10铸造毛坯件检验规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0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XXXXXXXX部件有限公司 铸造毛坯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XXXXXXXXXX 版本号:A 修订状态:0 生效日期:2013年9月13日 共3页 第1页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对铸造件质量的检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球墨铸铁材质的产品。 3、引用标准

GB /T5612-2008 铸铁牌号表示法 GB/T1348-1988 球墨铸铁件

GB 231-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 GB/T9441-2009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 6060.1-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4、验收标准

4.1 铸件材质检验标准:

4.1.1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1988 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

延伸率)、金相组织为验收依据,硬度及化学成分做为参考。

4.1.1.1球墨铸铁的牌号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表一 牌号 QT450-10 QT500-7 QT600-3 化学成份重量百分比(%) C 3.4~3.9 3.4~3.9 3.2~3.7 Si 2.6~3.1 2.6~3.0 2.4~2.8 Mn ≤0.3 P S Mg Re 0.02~0.04 0.02~0.04 0.02~0.04 Cu --- --- 0.2~ 0.4 0.025~≤0.07 ≤0.03 0.06 0.025~0.06 0.025~0.06 ≤0.45 ≤0.07 ≤0.03 0.4~0.5 ≤0.07 ≤0.03 4.1.1.2球墨铸铁的牌号及机械性能应符合表二的规定。 表二: 机械性能 牌号 QT450-10 QT500-7 QT600-3 抗拉强度 σb(MPa) ≥450 ≥500 ≥600 σ屈服强度 0.2延伸率 δ(%) ≥10 ≥7 ≥3 (MPa) 硬度(HB) 160~210 170~270 190~270 ≥310 ≥320 ≥370 4.1.1.3 壳体毛坯件的球墨铸铁材质正火后其珠光体(正火索氏体)组织等级在3级以上。 4.1.2 材质检验取样规范

4.1.2.1机械性能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的试块,每班次每种牌号至少浇注三根,若铸件进行热

处理,必须连同试块一同进行热处理。二根用于生产厂测试性能(第一根合格则该批次合格,余下试块(留有生产日期、包次标识)留存。若第一根试块不合格,测试剩

XXXXXXXX部件有限公司 铸造毛坯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XXXXXXXXXX 版本号:A 修订状态:0 生效日期:2013年9月13日 共3页 第2页 余二根,若第二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若第二根合格,应加试第三根,合格则判定该炉产品合格,若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材质检验报告(原档)保存期为5年。

4.1.2.2金相组织检查:球铁铸件从每包铁水的最后一型附铸金相试块或铸件本体进行金相检

验,依次往前直到合格(或本包铁水所浇铸件检验完)为止。附铸试块应能代表本体。若试块不好,应对铸件本体破件进行检验。若金相检验由问题,加倍抽查。金相本体试块应按天分类以月为单位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检验报告保存期5年。球化等级要求在3级以上,石墨大小要求为5~7级。

4.1.2.3化学成分检查:每天必须分析每炉铁水(炉前)及至少两炉铸件(炉后)的化学成分。

炉前主要化验C、Si和S,炉后所有元素全部化验。每天第一炉溶清后必须检测C、Si、Mn、P和S,之后C、Si每炉化验检测。化学成分记录要求齐全,记录表保存期5年。

4.1.2.4硬度试验检查:布氏硬度试验应按GB231-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 的规定进行,硬度

试验可在铸件试块或铸件本体上的一个部位或几个部位上进行。 4.2铸件尺寸检验标准:

4.2.1铸件外形及尺寸应符合我公司提供的图纸、合同/订单的要求。 4.2.2铸件尺寸的未注公差采用GB/T 6414-1999标准的9级公差检验,公差值为±1/2 CT9级。

如表三所示。 表三: 铸件基本尺寸mm 大于 - 10 16 25 40 63 至 10 16 25 40 63 1 2 3 4 5 6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1) 7 8 1 9 1.5 10 2 11 12 132) 142) 152) 162)3) - - 6 7 8 9 10 11 12 14 - - 8 9 10 11 12 14 16 18 - - 10 11 12 14 16 18 20 22 - -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0.09 0.13 0.18 0.26 0.36 0.52 0.74 0.1 0.14 0.2 2.8 4.2 0.28 0.38 0.54 0.78 1.1 1.6 2.2 3.0 4.4 0.9 1 1.1 1.2 1.4 1.6 1.8 1.3 1.8 2.6 3.6 1.4 2 2.8 4 5 5.6 7 1.6 2.2 3.2 4.4 1.8 2.5 3.6 2 2.8 4 5 5 5.6 6 7 8 9 10 0.11 0.15 0.22 0.30 0.42 0.58 0.82 1.2 1.7 2.4 3.2 4.6 0.12 0.17 0.24 0.32 0.46 0.64 0.13 0.18 0.26 0.36 0.50 0.70 100 0.14 0.20 0.28 0.40 0.56 0.78 - - - 0.24 0.34 0.50 0.72 - - 0.40 0.56 0.78 - 0.64 0.9 1 1.1 1.2 100 160 0.15 0.22 0.30 0.44 0.62 0.88 160 250 250 400 400 630 2.2 3.2 4.4 6.2 2.6 3.6 1) 在等级CT1~CT15中对臂厚尺寸采用粗一级的公差。 2) 对于不超过16mm的尺寸,不采用CT13~CT16级的一般公差,对于这些尺寸应标注个别公差。 3) 等级CT16仅适用于一般公差规定为CT15的臂厚尺寸。 4.3铸件外观质量

XXXXXXXX部件有限公司 铸造毛坯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XXXXXXXXXX 版本号:A 修订状态:0 生效日期:2013年9月13日 共3页 第3页 4.3.1铸字、标识:铸件上所要求的铸字、标识必须完整、清晰、正确,符合图纸要求。 4.3.2错箱值:铸件最大错箱值不超过0.8mm。 4.3.3浇冒口、飞边残留高度:铸件上浇冒口、披缝等要清理干净,最大残留高度不超过0.5mm。 4.3.4表面粗糙度:铸件表面应光滑、平整,表面有粘砂、氧化皮、锈蚀等应清理干净,表面

粗糙度应按GB 6060.1-8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的规定,表面粗糙度不超过Ra 50。

4.3.5铸件表面缺陷

4.3.5.1生产交货的铸件表面质量应进行100%目测检验。铸件上不允许存在影响性能的缺陷

(裂纹、冷隔、缩孔、夹渣、浇不足、缩孔等)存在。 4.3.5.2铸件的非加工表面不允许有直径超过1mm、深度超过0.5mm的单孔洞存在,但每平方

厘米面积范围内允许直径小于1mm、深度小于0.5mm的孔不多于三处,相邻缺陷间隔在10mm以上。但不允许在铸件壁厚的相应面上出现,不允许成片的孔眼类缺陷: 4.3.5.3铸件加工面允许存在加工时可以去除的缺陷,一般控制在不超过加工余量的2/3尺寸。 4.3.5.4铸件非加工表面每棱边上的磕碰砸伤不得多于2处,并且每处面积不得大于

1mmx1mm。

4.3.5.5铸件柄部在折弯的R角处不允许有孔眼类缺陷。 5、铸件表面防护处理

5.1铸件表面的锈蚀、粘砂、氧化皮等应通过抛丸处理干净。 5.2对铸件有特殊防腐处理要求的,应按指定的要求(喷涂、防锈油或防锈漆)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后颜色应一致且符合要求。涂层均匀表面光滑,没有磕碰、划伤、堆集和气泡等明显缺陷。表面洁净,无污物粘连。

编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