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办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13: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XX事业单位舆情信息应急处置办法

第一条 总 则

为提高XX单位舆情信息应急处置水平,明确舆情信息预防、预警、应对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最大程度避免、缩小和消除因媒体报道可能对XX单位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维护XX单位对外形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重大舆情信息发生后,主管部门和网络中心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上级领导及卫生信息主管部门报送准确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随时跟进,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2、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舆情信息的宣传报道有利于XX单位的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处置。

3、明确职责,严格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XX部门统一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具有较大影响的特别重大舆情信息的处置工作,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突出导向,分类处理。舆情发生时,新闻宣传工作服从现场处置工作。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XX单位形象的事件,由XX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准确报道。

第三条 组织机构

设立舆情信息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络人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及时落实主要领导关于舆情信息的批示要求; 2、对涉及XX单位的舆情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

3、根据需要确定舆情信息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发言人; 4、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宣传报道内容,安排新闻发布,接待、引导采访事件的媒体记者;

5、收集、跟踪、分析、处置境内外舆情,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通报舆情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指导相关单位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6、向相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上报舆情信息处理进展情况。 第四条 舆情预警

各工作部门要尽快组建一支能预测、善分析、助决策的舆情预警队伍,舆情评论员每天上网浏览关注有关XX单位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第五条 舆情引导

突发舆情发生后,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正面回应、妥善处理”的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媒体出现涉及XX单位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回复,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迅速反应,协调主流媒体,

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第六条 舆情处置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在主流媒体发布,维护XX单位的良好形象。

第七条 舆情应对

1、明确态度。应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对事件及时关注和重视,不能漠视、一概不知和回避。

2、提高速度。要迅速与有关单位和媒体取得联系,征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协助工作人员及时处理违法信息。

3、把握尺度。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当事实的调查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完全的调查结论,也要考虑梯度发布信息,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

4、规范法度。在消除负面报道危害时,要有的放矢,方法得当,分清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密切关注媒体动态,防止事态反复。

5、调整角度。对于确属工作人员失误的情况,可以将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的追究上,显示XX单位的积极态度。

6、提高满意度。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力争把重大舆情和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八条 舆情协调

建立信XX、XX、XX等舆情信息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联系,定期沟通,及时了解舆情信息的最新动态,学习提高舆情应对的科学方法。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二〇一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