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5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析对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思考

【摘要】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应该力求为儿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课程评价也应由过去单一化的评价模式转向多元化评价模式,多角度地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园本课程环境资源评价

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教育评价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不仅是个体对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的需要,而且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个体的发展潜能。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等特点,幼儿园课程必须尽可能满足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儿童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儿童积极、主动的发展拓展空间。 一构建园本课程应重视环境资源

近年来,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有较成功的案例,也有许多幼儿园盲目模仿跟风、赶潮流,将课程建设形式化,还有些幼儿园急功近利,将园本式的教育异化成特色技能的

培养和特色课程的开设,对幼儿进行某一方面技能的强化训练。课程研究和开发的目的是幼儿的发展而非课程本身,因此拓展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必然趋势。 1.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园所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该被开发为课程实施的场地和素材。儿童在与周围自然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通过切身的田野实践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探究的好奇心,而且能使其性情得到陶冶。我国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的活动课程观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回归自然,将自然融于课程,会使课程内容更具生动性、丰富性、社会性,使儿童在体验、实践中开阔视野,初步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价值意识,增强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主能力,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学会尊重他人,从而使儿童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2.充分利用本土特色资源

本土特色资源既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幼儿园园本课程

特色性和适宜性的核心元素。在研讨、设计、组织各种主题活动时,力求适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结合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应认真研究如何将本土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包括风土人情、文物古迹、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整合到课程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既能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直接感受本土文化的机会,同时也能使幼儿滋生对家乡的热爱。

3.合理开发社区和家庭资源

家长是儿童物质材料和知识经验的支持者,而社区则是儿童在幼儿园之外能够学习、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所以,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应将社区的各种日常活动场景,如“超市”、“医院”等整合于学习活动中,家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扮演角色,为儿童在模拟的“社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