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9:41: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帕提玛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变废为宝—废纸巧利用》是已经初步掌握了折纸技术和制作小作品的基础上学习的。本主题是以“变废为宝”为活动和探究主题,共安排了“了解废旧物和废弃物”“问题与思考”“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四个活动环节,使学生从了解身边的废旧物开始,除了了解废旧物的来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外,还会通过实践活动将废旧物变废为宝,制作实用收纳盒。设计本主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三个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调查研究和课堂学习,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关注废旧物再利用,保护环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资料的准备方面,已经具有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劳动技能方面,学生对一些活动工具如剪刀、尺子等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在知识方面,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折纸技能和制作其它物品的技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进行主题为《变废为宝—废纸巧利用》的学习活动和探究

是有足够能力的。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废旧物再利用入手,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学会文明做事,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用废纸制作收纳盒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查阅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制作收纳盒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收纳盒基本的制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废纸再利用研究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用废纸盒制作使用收纳盒的基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废旧物利用的创新意识和节约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教师演示和学生读图解、练习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示范作品和废纸、卷纸筒、白乳胶、剪刀、尺子、木条、细棒、喷漆等。

2. 学具准备:废纸、卷纸筒、白乳胶、剪刀、尺子、木条、喷漆等。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制作的速度、作品的工整程度、表现艺术程度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了解废纸》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废纸的种类、来源、减少措施和巧利用情况等。

2. 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收集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