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13: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总结研究报告

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狄忠敏 陈 茹

《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13年11月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D/2013/02/793,2014年1月2日举行开题论证会,2015年12月开展中期汇报活动。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园从2008年起就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健康生活”为特色的教学研究,2011年成功创建“常州市特色幼儿园”。2014年,我园“绿色生态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项目”在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项目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3月,我园成功申报为常州市基础教育基地——亲自然生活课程基地。2016年4月,成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第三批共建园。经过3年多的实践,我们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我们对“亲自然生活课程”的进一步反思和展望。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审议《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基础上与我们的“亲自然生活课程”更好地融合,让课程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最新理念,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发展,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绿色生态是时代的要求,而对于作为基础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园而言,我们的课程有必要更有义务向绿色生态靠拢。幼儿通过走进自然、走近社会,进一步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感,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引领教师发展,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2011年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基本的理念和道德,12年出台的《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营造课程建设的氛围。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教师才能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在相互的启迪中拓宽思路、迸发智慧,提高教师课程建构和实施的能力。

(三)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适宜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价值的一个载体,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应该是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全部内容。依据《纲要》《指南》精神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对具有“亲自然”园本课程的建构和实施情况进行讨论和权衡,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适宜性。

(四)有利于提升办园内涵,彰显园所文化特色

我园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园,多年来一直附属于江苏省名校——溧阳市实验小

1

学,2013年7月独立建制,上世纪90年代便开展课题《幼儿园生态教育模式的研究》;2000年—2005年:开展省级课题《幼儿园生活化园本课程的研究》;2006年—2011年:开展常州市重点课题《构建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研究》;2012—至今:开展省级课题《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些课题的开展使我们开始关注孩子身边的教育资源,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并对幼儿园园本化课程有了一定的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把《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通过课程的开发和架构,彰显“绿色生态、健康生活”的办园特色,着力打造低碳环保、健康和谐的幼儿园,促进幼儿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审议和改造,一方面探索课程建设的园本模式,建构园本特色课程,从而优化原有课程,形成相互交融互补的“亲自然”课程;另一方面在审议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调整与评价的专业能力,不断掌握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能力,进一步落实生活教育理念,由此不断彰显园所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1.幼儿发展目标:确立“热爱自然、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体验快乐”的幼儿发展目标,让幼儿在亲自然、亲社会活动中学习体验、动手动脑、寓教于乐,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教师发展目标:确立“儿童本位”和“绿色生态”的理念,结合幼儿兴趣、特点,开展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资源开发能力,培育一支乐学、善思的教师队伍。

3.课程发展目标:以幼儿为主体,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使校园和环境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彰显自主体验、自主探究的课程文化,课程实施以滋养儿童成长为目的,课程评价以儿童发展为导向。

4.园所发展目标:彰显“绿色生态、健康生活”的办园特色,着力打造低碳环保、健康和谐的幼儿园,促进幼儿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文献研究

以“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理解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园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借鉴他人开展课程研究课程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等,为本课题找准切入口和新的发展空间。

2.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行动研究

遵循泰勒的课程原理,从儿童、社会、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三个纬度重新审视园本课程的目标、内容、资源、组织、评价等,使之更科学、合理、有效。在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目标的确立、内容的设置,课程的实施,方式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如何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如何具有适宜性。尝试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的难

2

易程度,季节、节日、生态节等时间的先后顺序,同一主题中的活动内容成序等方面展开,由此建构我园“亲自然”园本特色课程。

3.绿色生态园本课程实施案例、微故事研究

以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为研究和实践点,以案例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在课程实施中,以微故事的形式记录下一些有趣的事或有意思的片段,留下课程实施的足迹,并用科学的儿童观、学习观和教育观进行课程目标、内容、资源、策略等的分析,积累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进而调整课程设计,改进教育实践,提升教学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与措施 (一)理论引领,在学习中进步

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总结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在这个课题中,我们主要引领教师开展两方面的学习,一是进行网络搜索、书本学习等,引导教师把握对绿色生态和园本特色课程的概念进行认识与理解;二是转变教师的课程观、教育观、儿童观,使开发与实践的园本课程更切合《纲要》和《指南》的精神,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1.网络覆盖学习

课题开展初,要求教师就课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绿色生态”和“园本特色课程”进行网络搜索、相关书籍阅读、经验做法摘抄等,就搜集到的关于“绿色生态”和“园本特色课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享、交流与汇总,由此研究现状,撰写研究综述。

2.菜单自主学习

围绕幼儿园课程观、教育观、儿童观的问题,有针对的选择一些理论文章,将文章题目、来源以“菜单”的方式提供给教师,让教师们按需“点菜”,自主学习。

3.问题探究学习

每次教学研讨、活动前,给予教师一些思考题,引导教师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寻求理论支持并结合教学实践做好交流准备。组织“有图有真相”的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带着问题的自主学习,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也使每一次的研讨活动更具实效。

4.帮扶共建学习

我园作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第三批共建园,帮扶对象为溧阳市东升实验幼儿园,两所园区实行经验分享、共同学习共促发展,不定期地进行园际交流,以观摩现场、沙龙座谈、网络学习等多途径多渠道地互学互助。

5.名师引领学习

我们还经常邀请省、市专家来园指导,对教师进行专业性理论的引领。如2017年10月10日,特邀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音乐教研组组长史莉老师;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主编姚国麟主编;溧阳市教育局幼教办主任金玉琴主任;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姜田芳老师,来园指导“生活化、游戏化集体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的市级自主培训活动。多次与常州市吴亚英名师工作室、金坛区沈国梅名师工作室对接,开展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