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套(附地理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3:2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套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课标要求

新课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对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本年级学生基本上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中游生稍多。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过下学期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进一步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等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美国和巴西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第十章《极地地区》,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认识几个国家的人文特征 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习基本的中国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另外加强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情况,从而树立人生目标,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优秀学生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讲述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学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课时安排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教 学 内 容 开 学 2、自然环境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1、日本 2、东南亚 3、印度 4、俄罗斯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1、中东 2、欧洲西部 期中考试 3、撒哈拉以南非洲 4、澳大利亚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1、美国 2、巴西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复习 复习 复习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位置和范围 2课时

课 题: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