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1 2:23: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之一
如何做一个有效率的数学老师
红钢城小学 刘晶
大家好,接到这个命题时我就在想,对于我在六年级的教学中有什么经验可讲,仔细回想起来很普通,很平凡,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而又灵活的方法。当然要想取得好成绩,这和平时心血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下面就把我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工作列举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读懂教材,把课本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
虽然带了多届毕业班,但去年带的毕业班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新教材,让我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刚开始教还有些不适应。为此,我特地将新旧教材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弄清了其中删掉和增加的一些内容,分析、体会教材这些变化的意图,起初也有些不理解和不适应,但随着思考的深入,慢慢调整自己的想法,教学思路也就越来越清晰,也能更准确的把握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这套教材看似简单,实则知识涵盖面广,考察知识点较多,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解答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例题普遍简单,课后练习也不多,但在练习中涉及到了很多补充内容,那么这些知识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因此,备课前我会将习题做一遍,了解本节学习内容,这样就能更明确的知道例题出示的目的,而不是就题讲题,知道例题的延伸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也能做出适当的相关联拓展。其次,备课时做到“单元备课”,这点也得益于我校的“集体备课”机制,我们采用的是“一课三备”的方法,一备:是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集体讨论一个单元的重难点和解决方法。二备:是由同组教师共同完成单元中每课
1
的备课教案。三备:有了集体备课教案,每位教师再针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个性修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三次备课经历,使我们对教材知识点和结构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把握教材也就能更准确。最后也得感谢以往旧教材的教学经历,正是有了旧教材的一些教学经验,也能合理、适当的对新教材教学给予一些补充。(这也是我认为曾经教过旧教材教师的优势)例如,教材删掉了“工程问题”的教学,我认为这个知识还是有用的,我就给我班的学生补充了,但没有原来那么深入的去讲解,只让他们了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做到让一般的学生会做,留给优生一个拓展的空间,引导他们更深的去探究。又如:新教材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没有像旧教材那样去具体划分和要求,但我认为这个对学生理解分数应用题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所以我也将这些内容渗透给了学生等等,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细讲了。课本由薄变厚,还得由厚变薄,这也是我要教会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每单元结束,在整理复习前,我都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绘制单元结构图,或整理单元知识点,或自主查漏补缺,质疑问难。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自主将单元知识进行了内化,并能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已经掌握的和还没有掌握的,也是学生自我了解的一个过程。每次学生交上来的这些作业都是“五花八门”的,但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是有效的。把课本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实际上我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二、读懂学生,张扬个性,扬长避短。
对于教学对象——学生而言,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班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像我们这样的集体教学首先考虑的是整体再则是个体。比如我去年带的两个班,一班学生普遍灵活一些,接受新知识较快,但很燥,不论是上课还是做作业很难静下心来,有点自以为是。二班的学生比较听话,但思维要迟钝一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两个班的特点,教学中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一班的孩子我就会设计更多的学生展示的环节,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当小老师、当评论员、让他们主动质疑,尽量给每个人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在这些过程中我更注重的是对他们‘倾听’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他们的弱点,所以我的每一个活动都提醒他们听老师讲、听同学的发言。有时,我特意讲错几个地方,让孩子们来纠错,利用这个机会大力表扬那些听得认真,擅于动脑的孩子,因为这个班的孩子竞争意识较强,(有点虚荣心)所以这个方法特别有效。而另外一个班就大不一样,能当“小老师”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我就将展示的机会放在我的提问中,我抛出一个问题,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对于
2
这个班我更注重的是让孩子们针对问题去讨论,去互相讲解,汇报时能详细而自信的讲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讲思路的方法对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的。课上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死盯不举手发言的孩子,也喜欢突然袭击,我通常对孩子们讲,“你们别看我是近视眼,可我抓不听讲的是百发百中”这也是我“屡战屡胜”的原因。有时课堂上的小调侃,也可以使气氛轻松很多。
三、优化课堂,抓实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创建高效课堂这也正是我校的课堂研究内容。我的课堂一般有这样几个固定的板块:口算天天练、预习作业反馈、新授课、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计算基础,而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并不是那么高,他们对于自己计算上出现的错误往往都认为是“粗心”,包括家长也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计算错了不要紧只要明白就行,计算嘛只要知道就算方法就是掌握了,但是他们的孩子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着同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其实是思维的跳跃或不熟练的问题。因此,我坚持每天上课都进行3分钟的口算训练,形式有:卡片出示算,听算,等。经过长期的训练效果是显著的,在几次测查中我班的计算正确率基本可以达到99%。第二,课前预习反馈。只要是新授课在前一天的作业中我就会给学生布置少量的预习作业,让孩子们带着1、2个问题进行预习,然后再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当然这种方法对于优生更为有效。不过我更愿意的是教会他们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更为有用和有实效的。在我的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听讲,会发言,会做作业。会听讲不仅要会听老师讲,还要会听同学讲,学会“倾听”很重要。课上不仅要和听还要会说,我对学生的发言也有要求,回答问题要先想再说,所以我都会给学生少许思考时间,但不论你举手还是不举手都是我的指名对象,在我的课堂上,一般要求个别回答,很少齐声回答,使学生个个都有事做,当然开始不论什么题大多数举手的是优等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会更多的将发言的机会给学困生,一方面帮助部分学困生树立信心,一方面提醒部分学困生思考和听讲。我很少站在讲台上,而不断地去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通过我的不断努力,学生在课堂都能积极思考,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活跃,上课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我所说的会做作业不是把作业做得全对,而是指他们完成作业的习惯,首先我培养他们做作业要有打草稿的习惯,当然这点孩子们是最难做到的,他们更喜欢的是心算,有些孩子完全没有打草稿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