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11:46: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单颗粒大小的表示方法有筛分粒径,_三轴径__,_统计平均径___,_当量直径___。
3??l?h?b32 三轴径的算术平均径可用公式____计算得到,示,几何平均径可用公式__lbh_计算得到,
?111?3????调和平均径可用公式__?hlb?__计算得到。
3统计平均径又称 投影径___,常见的有马丁径,__弗雷特径__,___定向最大径和_投影圆当量径_。 4 费雷特径(Feret)的测量方法是_随机_的测量某一个方向的长度,Martin径的测量方法是沿一定方向把颗粒投影二等分线_的长度。
7颗粒群的粒度常见的表示方法有筛余百分数,_平均粒径__,_粒度分布_和___比表面积_。 8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有__频率分布_和__累积分布__。
9粒度分布的表现形式有列表法_作图法_和_粒度分布式法_。
10颗粒的球形度是用__与实际颗粒球当量径_所计算的表面积与实际颗粒的表面积之比来表示。 11粗糙度系数表示颗粒 微观的实际表面积 与外观看成 光滑 颗粒表面积之比。
12等径球形颗粒的规则排列有 立方体填充、_正斜方体填充、菱面体填充和_楔形四面体___填充;其中立方体为最疏填充, 菱面体为最密填充。
13流动函数FF表示 料仓内粉体流动性,FF大说明物料的流动性好;流动因数ff描述的是 料斗或流动通道流动性, 料仓结拱的临界条件是FF = ff。
14 Janssen分析了筒仓内沿铅垂方向粉体压力分布,按Janssen的分析,当在筒仓内达到一定深度(H→∞)时,粉体的铅垂压力趋于常数值 ,这一现象称为粉体压力饱和 现象. 15接触角越小,则粉体越易润湿,接触角越 大 ,则越不易润湿。 16如果接触角越小,则粉体层中的液体上升高度越 高 。
??Dp?n?R(Dp)?100exp????D??????e??? 。n值愈大,颗粒分布范围愈窄,颗粒分布愈 集中。17 R.R分布的表达式
特征粒径是指
即当Dp?De时,R(Dp)?36.8所对应的粒径所对应的粒径。
18颗粒在静流体内自由沉降时,不仅受到重力,而且还受到浮力和阻力的作用。
19在粉碎功耗理论中,表面积假说适合于粉磨过程,所用平均粒径为0.01-1mm,该假说所用平均粒径表达式D??Q?QDiii(调和) . i20在粉碎功耗理论中,体积积假说适合于破碎过程,所用平均粒径为>10mm,该假说所用平均粒径表达式
lgD??QlgD. ?Q(几何)
ii21勃式(Blaine)比面测量原理是根据气体透过流动原理而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
22 颗粒沉降天平是利用粉体的大颗粒沉降速度快,而小颗粒颗粒沉降速度慢来实现测量粒度分布的。 23闭路循环粉磨系统循环负荷率是指系统回料量和成品量的比值。
24 在矩阵模型中,选择函数是指各个粒级得到粉碎的概率是多少,该函数是一个对角矩阵,如果说该矩阵中所有的元素都为1,则说明所有粒级得到粉碎的概率都是100%。
25破裂函数是指粉碎后各粒级进入到小于该粒级的各粒级的质量比率。譬如:B34是指由第四粒级粉碎后进入到 第三粒级的质量比率。
26在邦德功指数测定中,可利用粉末动力学方程来预测下一个粉磨循环所采用的粉磨转数。 27 总分级效率是指分级后成品中的细粉量与选料机喂料中的细粉量之比。 28牛顿分级效率定义为合格成分收集率减去不合格成分的残留率,所谓残留是指不合格成分的物料残留在成品中。
29 评价一个分离设备主要是从分离效率、压力损失和处理气体量三个方面来评价。
30 一个除尘系统通常由吸尘罩、除尘管道、风机、分离设备、粉尘的输送装置和烟囱组成。
二、选择题(请圈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2 某一粉体的粒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利用正态概率纸绘其正态曲线,标准偏差σ= D、 D84。1 -D5 。
3、等径球以立方体堆积时,其空隙率为 A、47.64% 。 4、等径球颗粒以 A、立方体 规则填充时,可实现最疏填充。
6、粉体自容器底部孔口流出时,质量流出速度与高度、内摩擦角有关,与粉体层的 C、粘度无关。 7.部分分离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粒度,叫做 C、切割粒径 。
8 通过剪切试验,可以得到数个莫尔圆,这些莫尔圆的破坏包络线与σ轴的夹角为 A、内摩擦角 。
9、下列描述哪一项不属于粉碎功耗定律?( C格里菲斯(A.A. Griffth)理论; ) A雷廷格(Rittinger. P.R)定律; B邦德(Bond.F.C.)理论; D基克(Kick.F)定律 10、我们所说的170目筛是指( B每英寸长的筛面上有170个筛孔)。 11、粉体自由流动时,流动函数FF的范围 C、FF>10
12、当粉体填充高度达到 A、无穷大 后,料仓内的垂直压力趋于常数,这一现象称为粉体压力饱和现象。
13、对防止料仓的结拱,下列哪种描述不正确?( D增加料仓高度 )。 A减小料斗顶角或扩大卸料口尺寸;B采用仓壁涂层或仓壁直插板; C采用偏心卸料口或楔性卸料口或者用料仓改流体;
14、当两台收尘器串联安装时,η1、η2 分别为第一级、第二级收尘器的收尘效率,则总收尘效率可按
B.η =η1+η2(1-η1)计算。
15、下列哪种方法能最大可能的避免偏析的发生;B采用多点装料;
16、下列哪一项不能用作评价选粉机性能的依据?(A 选粉效率; B牛顿分级效率; C部分分级效率曲线;D能量利用率。 17、下述仪器中,( B. Blaine比表面积测定仪;)是以气体透过流动原理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 18、颗粒的球形度说明了颗粒形状向球体逼近的程度。球形度越( C. 接近1 ),说明颗粒越接近球体。 20、开放屈服强度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粉体的流动性。开放屈服强度( A.小; ),则说明粉体流动性较好。
三、计算题
1、 某闭路循环粉磨系统,用某选粉机作为分级设备,经测定得如下数据:用80微米筛作筛分析,测量得入选粉机物料、回料和成品的筛下为:0.60、0.46、0.94; 试分别计算: ①该系统的循环负荷率(243%);②选粉机的选粉效率(45.68%);③该选粉机的综合选粉效率(41.31)
2、某三仓管磨机,各仓的有效长度为:L1=2.0米,L2=2.0米,L3=3.0米,入磨物料中没有小于80微米的物料,要求产品细度为R=3%,若磨机操作稳定正常。(粉磨速度指数为1)。 (1)试确定各仓合理的粉磨细度。(36.72%,13.48%)
(2)试求达到R=12%时的筒体截面距磨头的距离。(4.23m) 注:细度均用80微米方孔筛筛余表示。
3、含尘浓度为18g/m3的气体,以9000m3/h的流量通过一除尘设备,收集的粉尘量为161kg/h,经测定粉尘的粒度分布为:
粒级范围(?) fix fcx
试计算:
0~5 7.00 3.75 5~10 15.00 12.50 10~20 30.00 28.00 20~60 45.00 45.00 ?60 3.73 3.76 该收尘器的总收尘效率;(99.38%)
② 各粒级的分级收尘效率;(53.24%,82.82%,92.75%,99.380%) ③ 该除尘系统的排放浓度为多少?111mg/m3
4、某闭路磨机喂料量为15吨/小时,出磨物料量中大于50微米的颗粒含量为70%,选粉机回料量大于50微米颗粒含量为90%,产品细度不大于50微米,求: 1)选粉机回料量(52.5t/h)
2)磨机出磨物料量(67.5t/h) 粒级? 50 40 30 20 15 10 5 1 3)产品量(15t/h) 4)选粉效率和循环R(%) 16.6 23.4 33.1 47.1 56.4 67.8 81.8 95.8 负荷率.
5 某火力发电厂废气除尘装置所收烟灰的粒度分布情况如下: 若该粉体服从R—R分布,试求: (1)该粉体的分布常数De、n和b;
(2)求其比表面积(假定为球形颗粒,形状系数为6. 密度为ρp=2000kg/m3) (3) 3~18μm的颗粒含量 为多少?
6、 某粉体粒度符合R—R粒度分布,且小于30μm的颗粒含量为20%,大于80μm的颗粒含量为5%,试求: 10~50μm的颗粒含量;
7、A、B两种粉体均符合R—R粒度分布,且DA(10μm)=RA(90μm)=10%, DB(20μm)=RB(80μm)=10%,试问: (1)何种粉体更细?
(2)何种粉体粒度分布更集中?
(3)两种粉体小于40μm的颗粒含量各为多少?
四、分析
1 下表是分别采用不同选粉机的三个粉磨系统的生产数据。试根据这些数据分析 1三个系统的产品粒度特性,哪个系统产品粒度更均齐?说明判断理由。 2 哪个系统过粉磨现象可能最少?说明判断理由。
3 如果这三个系统磨尾都用提升机输送出磨物料,这三个提升机的产量最小各要求为多少?
序号 1 2 3 4 5 6 系统 磨机规格 磨机功率 选粉机类型 磨机产量(t/h) 产品筛余(80μ筛) 1 Φ4.16×11.7 3300KW O-SEPA-1 105 0.2% 2 Φ4.16×11.7 3300KW 离心式-2 85 1.2% 340 3 Φ4.12×12.7 3400KW 旋风式-1 98 0.6% 330 产品比表面积(m2/kg) 324 7 循环负荷% 240 160 117
2、某厂有并列的两个工艺系统A和B,除废气处理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气固分离设备外,系统中的其它设备完全相同。分别对A系统和B系统收下粉尘作粒度分析,发现粉尘中小于10微米的含量分别为A系统是20%,B系统是15%,多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那么你认为这两个系统,哪个系统总分离效率会更高些?哪个系统的排放浓度会更低些?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下图是某分级机部分分级效率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级机的切割粒径为多少?
(2)该分级机(称为A)与分级精度为1.5的另一分级机(称为B)相比较,哪个分级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