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1:16: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 导学内容:
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 分类、认识物体 4、 11~20各数的认识 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 总复习
三、教材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 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 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 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 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 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 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 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导学重点难点
重 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 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导学策略:
1、加强直观导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导学手段的应用。
2、师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及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导学步子
七、导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1—3 4—7 8 9—11 12—14 15—17 18 准备课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分一分、认识物体 11—20各数的人数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总复习新|课 |标|第 |一| 网 2课时 12课时 15课时 3课时 8课时 8课时 9课时 4课时 八、课时安排
■、上学了(2课时)
看一看,数一数 ??? 1课时 比一比???????1课时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2课时)
l~5的认识????? 3课时 0的认识?????? 1课时 比较???????? 2课时 5以内数的加减法?????4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15课时)
6-10的认识???????3课时 6,7的加减法?????3课时 8,9的加减法??????2课时 10的加减法??????2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综合与实践:我们身边的数(1课时) 三、分一分认识图形(3课时)
分一分?????1课时 认识图形????????2课时 四、11~20各数的认识(8课时)
认识11~20各数?3课时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课时